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线草根

金线草根

《中药大辞典》:金线草根

药材名称金线草根

拼音Jīn Xiàn Cǎo Gēn

别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金线草短毛金线草

性味苦涩,温。

①《本草拾遗》:"味苦,小温,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涩。"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痨伤吐血,痢疾,腹痛,月经不调;痛经。

①《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心腹痛,喉痹,蛊毒,痈疽恶肿,赤白游胗,蛇咬犬毒。酒及水磨服,敷之亦佳。"

②《花镜》:"治汤火疮。"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行气,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痨伤吐血。"

④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止血,解毒利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泡酒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复方①治跌打筋骨伤:蓼子七、五花血藤、红酸浆草。泡酒服及外擦。(《四川中药志》)

②治跌打损伤:鲜金线草根一至一两五钱。水酒各半煎服。另用根用烧酒磨浓汁擦患处。

③治骨折:鲜金线草根适量,切碎,捣极烂,酌加甜酒或红砂糖捣和,敷于患处,夹板固定。

④治初期肺痨咳血:金线草根一两,水煎服。

⑤治腰痛:鲜金线草根一至一两五钱。水酒各半煎服。

⑥治痢疾:金线草根一两。水煎,糖调服。

⑦治霍乱腹痛,蛇咬伤:金线草根,水酒磨汁内服,并外涂。

⑧治淋巴结核:鲜金线草根一至一两五钱,玄参三至四钱,芫花根一钱。水煎,以鸡蛋两个煮服。(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⑨治月经不调及痛经:金线草根半斤,切细和鸡或猪蹄脚,加黄酒炖烂,去滓服食。每行经时服一至三次。(《浙江天日山药植志》)

⑩治月经不调,经来腹胀,腹中有块:金线草根一两,加益母草三两。水煎,冲黄酒服。(《浙江天日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线草根

药材名称金线草根

拼音Jīn Xiàn Cǎo Gēn

别名海根、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毛药、水线花根、蓼子七、土三七铁拳头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本草拾遗》:海根,生会稽海畔山谷。茎赤,叶似马蓼,根似菝葜而个也。海人极用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寥科植物金线草和短毛金线草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tenoron filiforme(Thunb.) Roberty et Vautier[Polygonum filiforme Thunb.] 2.Antenoron neofiliforme (Nakai) Har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多年生直立草本,高 50-100cm。根茎横走,粗壮,扭曲。茎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托叶鞘筒状,抱茎,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5cm,宽3-6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长糙伏毛,散布棕色斑点。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红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雄蕊5;柱头2歧,先端钩状。瘦果卵圆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2.本种与金线草的主要区别为:叶先端长渐尖,两面有短糙伏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缘、路旁阴湿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金线草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短毛金线草根茎含有没食子酸(gallic acid),左旋儿茶精(catechin),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左旋表儿茶精-3-O-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3-O-gallate),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B2,原矢车菊索B2-3-O-没食子酸酯(procyanidin B2-3’-O-gallate)[1].

药理作用短毛金线草(Antenoron neofiliforme)的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性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主咳嗽咯血;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脘腹疼痛;泄泻;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瘰疬;痈疽肿毒;烫火伤;毒之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亦可泡酒或炖肉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汁涂。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心腹痛,喉痹,蛊毒,痈疽恶肿,赤白游胗,蛇咬犬毒。酒及水磨服,敷之亦佳。

2.《花镜》:治汤火疮。

3.《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行气,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痨伤吐血。

4.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止血,解毒利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桂花露

    《中药大辞典》:桂花露药材名称桂花露拼音Guì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微苦。"功能主治疏肝

  • 《中药大辞典》:鷃药材名称鷃拼音Yàn别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

  • 红粘谷

    药材名称红粘谷拼音Hónɡ Zhān Gǔ别名老粘谷、风迎花、红苋莱、白苋菜、银苋菜、田银苋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L.采

  • 乌鱼蛋

    《中药大辞典》:乌鱼蛋药材名称乌鱼蛋拼音Wū Yú Dàn出处《药性考》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等的缠卵腺。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性味《药性考》

  • 酸枣根皮

    《中药大辞典》:酸枣根皮药材名称酸枣根皮拼音Suān Zǎo Gēn P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枣仁"条。性味《陕西中草药》:

  • 牦牛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牦牛角药材名称牦牛角拼音Máo Niú Jiǎo别名毛犀、牦牛、旄牛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

  • 万年青根

    药材名称万年青根拼音Wàn Nián Qīnɡ Gēn别名开口剑、斩蛇剑(《植物名实图考》),牛尾七、冲天七(《草木便方》),白河车(《江苏植药志》),竹根七(《陕西药植调查》),

  • 鸡冠苗

    《中药大辞典》:鸡冠苗药材名称鸡冠苗拼音Jī Guā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冠花"条。性味《纲目》:"甘,凉,无

  • 牛肉

    《中药大辞典》:牛肉药材名称牛肉拼音Ni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原形态①黄牛(《说文》)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

  • 天麻子

    药材名称天麻子拼音Tiān Má Zi别名还筒子(《卫生杂兴》)。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麻"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