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

《中药大辞典》:铁

药材名称

拼音Tiě

出处《本经》

来源为一种灰黑色的金属。主要由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炼出。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生铁(含碳量在1.7%以上)、熟铁(含碳量在0.2%以下)和钢铁(含碳量在0.2~1.7%之间)三种。

原形态①赤铁矿,详"代赭石"条。

②褐铁矿,详"禹余粮"条。

③磁铁矿,详"磁石"条。

性味辛,凉。

①《别录》:"微寒。"

②《日华子本草》:"味辛,平,有毒。"

③《品汇精要》:"味甘,性寒,无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足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镇心平肝,消痈解毒。治惊痫,癫狂,痈毒。

①《本经》:"主坚肌耐痛。"

②《别录》:"主疗下部及脱肛。""主金疮,烦满,热中,胸膈气塞,食不化。"

③《本草拾遗》:"主贼风,烧赤投酒中热服之。"

④《纲目》:"散瘀血,消丹毒。"

⑤《本草汇言》:"平肝气,安惊痫。"

⑥《本草备要》:"镇心平肝,定惊疗狂,消痈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烧赤淬酒,水饮。外用:煎水或烧赤淬水洗。

注意①《日华子本草》:"畏磁石、灰炭等。"

②《纲目》:"铁畏皂荚、猪犬脂、乳香、朴硝、硇砂、盐卤、荔枝。凡诸草木药皆忌铁器,而补肾药尤忌之,否则反消肝、肾,盖肝伤则母气愈虚矣。"

复方①治大人小儿惊痫频发,能食而力足者:用生铁煮汁次。(《方脉正宗》)

②治脱肛历年不念:生铁三斤。水一斗,煮取五升,出铁以汁洗,日再。(妮僧坦《集验方》)

③治被打瘀血在骨节及胁外不去:生铁一斤。酒三升,煮取一升服之。(《肘后方》)

④治小儿丹毒:淬铁水(此打铁器时坚铁槽中水),饮一合。(《本草拾遗》)

⑤治熊虎爪牙所伤毒痛:煮生铁令有味,以洗疮上。(《补缺肘后方》)

⑥治耳聋:烧铁令赤,投酒中饮之;仍以磁石塞耳中,日一易,夜去之,旦别着。(《千金方》)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铁,咸泻肾,故补肾药忌,然亦自有交济心、肾,定魂安魄之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铁

药材名称

拼音Tiě

英文名Hematite, Limonite, Magnetite

别名黑金、生铁、钢铁、跳铁、鍒铁、劳铁、熟铁、鑐铁、柔铁、乌金

出处出自 《神农本草经》。

1.《唐本草》:单言铁者,鍒铁(熟铁)也。夫诸铁疗病,并不入丸、散,皆煮取浆用之。

2.《日华子本草》:(铁)能制石亭脂毒。

来源药材基源:为一种灰黑色的金属。主要由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炼出。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生铁(含碳量在1.7%以上)、熟铁(含碳置在O.2%以下)和钢铁(含碳量在0.2~1.7%之间)三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ematite;Limonitum;Magnetite

原形态1.赤铁矿 三方晶系。晶体常呈薄片状、板状。一般以致密块状、肾状、葡萄状、豆状、鱼子状、土状等集合体最为常见。结晶者呈铁黑色或钢灰色;土状或粉末状者,呈鲜红色。但条痕都呈樱桃红色。结晶者呈金属光泽,土状者呈土状光泽。硬度5.5-6,但土状粉末状者硬度很小,比重5-5.3。在还原焰中烧后有磁性。

2.褐铁矿 非晶质。常成葡萄状、肾状、乳房状、块状、土状等集合体。颜色为褐色到黑色,若为土状则为黄褐色或黄色。条痕为黄褐色。半金属光泽或土状光泽,有时作丝绢光泽。不透明。断面为介壳状或土状。硬度1-5.5。比重3.6-4.0。

3.磁铁矿 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晶体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等,或为粗至细粒的粒块状集合体。铁黑色,表面或氧化、水化为红黑、褐黑色调;风化严重者,附有水赤铁矿、褐铁矿被膜。条痕黑色。不透明。无解理,断口不平坦。硬度5.5-6。性脆,相对密度4.9-5.2。具强磁性,碎块可被手磁铁吸着,或块体本身可吸引铁针等铁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赤铁矿是自然界分布很广的铁矿物之一,可以形成于各种地质作用中,但以热液作用,沉积作用或区域变质作用为主。作用为药用的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赤铁矿系沉积作用的产物。

2.主要由含铁矿物经氧化分解后,再经水解汇集沉积而成。

3.形成于多种内力地质作用,可与多种铁镁硅酸盐矿物及石英等氧化物共存,前者不如磁铁矿抗风化而易呈现为风化小孔。古代入药的着名产地多是硅卡岩型铁矿区,今则包括各种成因类型铁矿区的磁铁矿。

资源分布:1.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亦产。

2.主要产区有河北、江苏、浙江、河南。

3.主产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安徽、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亦有产出。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铁灰色至灰黑色;条痕钢灰色。无解理,不透明;新鲜面具金属光泽。硬度4,相对密度7.87左右,具延展性。体重,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锯齿状。气、味均无。以块整齐、无锈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为亮白色,稍带乳白色;无内反射。反射率目测法;绿64,橙59,红58;高反射率,均质性。

化学成分主含金属元素铁(Fe),或煅制而成氧化铁。

鉴别取本品粉末约0.1g,加稀盐酸2ml,反应后(有氢气放出),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加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检查亚铁盐)②取滤液,加1%邻二氮菲的乙醇溶液数滴,即显深红色。(检查亚铁盐)

性味辛;凉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镇心平肝;消痈解毒。主惊痫;癫狂;疔疮痈肿;跌打瘀血;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烧赤淬酒、水饮。外用:煎水或烧赤淬水洗。

注意1.《日华子本草》:畏磁石、灰炭等。

2.《纲目》:铁畏皂荚、猪犬脂、乳香、朴硝、硇砂、盐卤、荔枝。凡诸草木药皆忌铁器,而补肾药尤忌之,否则反消肝、肾,盖肝伤则母气愈虚矣。

复方①治大人小儿惊癎频发,能食而力足者:用生铁煮汁饮。( 《方脉正宗》)②治脱肛历年不愈:生铁三斤。水一斗,煮取五升,出铁以汁洗,日再。(姚僧坦《集验方》)③治被打滚血在骨节及胁外不去:生铁一斤。酒三升,煮取一升服之。(《肘后方》)④治小儿丹毒:淬铁水(此打铁器时坚铁槽中水),饮一合。(《本草拾遗》)⑤治熊虎爪牙所伤毒痛:煮生铁令有味,以洗疮上。(《补缺肘后方》)⑥治耳聋:烧铁令赤,投酒中饮之;仍以磁石塞耳中,日一易,夜去之,旦别着。(《千金方》)

各家论述1.《本经》:主坚肌耐痛。

2.《别录》:主疗下部及脱肛。主金疮,烦满,热中,胸膈气塞,食不化。

3.《本草拾遗》:主贼风,烧赤投酒中热服之。

4.《纲目》:散瘀血,消丹毒。

5.《本草汇言》:平胚气,安惊癎。

6.《本草备要》:镇心平肝,定惊疗狂,消痈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东北桤木

    药材名称东北桤木拼音Dōnɡ Běi Qī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mandshurica(Call.)Hand.-Mazz.[A.frut

  • 止血扇菇

    药材名称止血扇菇拼音Zhǐ Xuè Shàn Gū别名山葵菌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鳞皮扇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ellus stpticus (Bull.ex Fr.) Karst.

  • 木本胡枝子皮

    药材名称木本胡枝子皮拼音Mù Běn Hú Zhī Zǐ Pí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绿叶胡枝子的茎皮。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因受雨淋,四肢骨

  • 樱桃叶

    《中药大辞典》:樱桃叶药材名称樱桃叶拼音Yīnɡ Táo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甘苦,温。①《纲目》:&

  • 旱柳

    药材名称旱柳拼音Hàn Liǔ别名杨柳、山杨柳来源杨柳科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以根、根须、皮、枝、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四川。性味苦,寒

  • 大麦醋糟

    药材名称大麦醋糟拼音Dà Mài Cù Zāo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大麦制醋后剩余之糟粕。性味《纲目》:"酸,微寒,无毒。"功能主治《食疗本草》:&q

  • 排骨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排骨灵药材名称排骨灵拼音Pái Gǔ Línɡ别名满山香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排骨灵Fissistigma bracteolatum Chatterjee,以

  • 叶下珠

    药材名称叶下珠拼音Yè Xià Zhū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来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以全草入

  • 毛枝鱼藤

    药材名称毛枝鱼藤拼音Máo Zhī Yú Ténɡ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Roughstem Jewelvine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粗茎鱼藤的

  • 秃鹫

    药材名称秃鹫拼音Tū Jiù英文名bald Vulture别名狗头鹫、座山雕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秃鹫的肉或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gypius monac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