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长瓣马铃苣苔

长瓣马铃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

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

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跌打损伤,痈疽疮疖肿痛,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长瓣马铃苣苔

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

拼音Chánɡ Bàn Mǎ Línɡ Jù Tái

英文名all-grass of Auriculate oreocharis

别名岩白菜、岩桐草、皱皮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长瓣马铃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auricul (S. Moore) Clarke [Didymocarpus auricula S. Moo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长瓣马铃苣苔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具柄,柄长2-4cm,密被褐色绢状绵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8.5cm,宽1-5cm,先端微尖或钝,基部圆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齿至近全缘,上面被贴伏短柔毛,下面被淡褐色绢状绵毛至近无毛,侧脉7-9对,在下面隆起,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聚伞花序2次分枝,2-5条,每花序具4-11花;花序梗长6-12cm;苞片,长圆状披针形,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花梗长约1cm;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相等,长圆状披针形,外面被绢关绵毛,内面近无毛;花冠细筒状,蓝紫色,外被短柔毛,筒长1.2-1.5cm,与檐部等长或稍长,喉部缢缩,近基部稍膨大,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片近相等,近狭长圆形,长7-10mm,宽约3mm;能育雄蕊4,分生;花盘环状;雌蕊无毛;子房线状长圆形,长7-10mm,花柱长2-3mm,柱头1,盘状。蒴果倒披针形,长约4.5c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边及林下潮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淡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各种出血;湿热带下;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各种出血、痈疽、跌打损伤等。

2.《植物名实图考》:岩白菜生山石有溜处,铺生如白菜,面绿,背黄,有毛茸茸,治吐血有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杨梅叶蚊母树根

    药材名称杨梅叶蚊母树根拼音Yánɡ Méi Yè Wén Mǔ Shù Gēn英文名root of Myrica-like Distyl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杨梅

  • 大头艾纳香

    药材名称大头艾纳香别名白花九里明、华艾纳香、管牙、东风草来源菊科大头艾纳香Blumea megacephala (Rand.) Chang et Tseng[B. pubigera (L.) Merr

  • 化香树叶

    《中药大辞典》:化香树叶药材名称化香树叶拼音Huà Xiānɡ Shù Yè别名山柳叶(《湖南药物志》)。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及圆果化香树的叶。原形

  • 海菜

    药材名称海菜拼音Hǎi Cài别名龙爪菜、水白菜、海花菜、海茄子、水青菜、水莴苣出处海菜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谓:“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葶作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

  • 薄荷露

    《中药大辞典》:薄荷露药材名称薄荷露拼音Bò He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鲜茎叶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凉,无毒。"功

  • 天水蚁草

    《中药大辞典》:天水蚁草药材名称天水蚁草拼音Tiān Shuǐ Yǐ Cǎo别名下白鼠曲草(《中国药植图鉴》),石曲菇、白调羹(《闽东本草》),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江西草药》

  • 岩石松

    药材名称岩石松拼音Yán Shí Sōnɡ别名龙胡子、龙胡须、旱灵草、中华石松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中华石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perzia chinensis(Christ)Chin

  • 山芹

    药材名称山芹拼音Shān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山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sieboldi;(Miq.)Nakai[Peu-cedanum sieboldi Miq

  • 竹根七

    《中药大辞典》:竹根七药材名称竹根七拼音Zhú Gēn Qī别名竹根参、竹节七、牛尾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叶,取根茎晒干。

  • 羊肚菌

    药材名称羊肚菌拼音Yánɡ Dǔ Jūn英文名Morel别名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