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大黄
药材名称高山大黄
别名塔黄
来源蓼科高山大黄Rheum nobile Hook. f. et Thoms.,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滞,痢疾,腹痛后重,湿热发黄,水肿,目赤头痛,闭经。外用治痈肿疔毒,烫火伤等症。
用法用量2~4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高山大黄
别名塔黄
来源蓼科高山大黄Rheum nobile Hook. f. et Thoms.,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滞,痢疾,腹痛后重,湿热发黄,水肿,目赤头痛,闭经。外用治痈肿疔毒,烫火伤等症。
用法用量2~4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梨叶药材名称梨叶拼音Lí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叶。化学成分沙梨叶含熊果酚甙和鞣质。叶在成叶期含氮、磷、钾最高,以后则逐渐减少,钙
《中药大辞典》:细竹蒿草药材名称细竹蒿草拼音Xì Zhú Hāo Cǎo别名斑茅胆草、十二妹(《广西中兽医药植》),云茅草、红韭菜(《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鸭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药子药材名称红药子拼音Hónɡ Yào Zǐ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来源为蓼科翼蓼属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
药材名称斑地锦拼音Bān Dì Jǐn别名血筋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斑地锦的全草。6~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匍匐小草本,高15~25厘米,含
《中药大辞典》:鬼箭羽药材名称鬼箭羽拼音Guǐ Jiàn Yǔ别名卫矛、鬼箭(《本经》),神箭(《广雅》),六月凌(《植物名实图考》),八树、四棱锋、芸杨,鬼见愁(《中国树木分类学》),四面
《中药大辞典》:红孩儿药材名称红孩儿拼音Hónɡ Hái ér别名石莲、红天葵、虎斑海棠、半边莲、九齿莲、红莲(《广西药植名录》),岩红(《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植物名
《中药大辞典》:榕树胶汁药材名称榕树胶汁拼音Rónɡ Shù Jiāo Zhī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榕树的树脂。功能主治治目翳,赤眼,瘰疬,唇疔,牛皮癣。①《生草药性备要
药材名称圆柏果拼音Yuán Bǎi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叉子圆柏的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vulgaris Ant.采收和储藏:秋末采球果,晒干,备用。原形态匍匐灌木,高不及
《中药大辞典》:六棱麻药材名称六棱麻拼音Liù Lénɡ Má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驾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根茎。四月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丛生,粗壮。根
《中药大辞典》:瓠子子药材名称瓠子子拼音Hù Zǐ Zǐ出处《滇南本草》来源葫芦科植物瓠子的种子。化学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亚油酸58.6%。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