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鲮鲤

鲮鲤

药材名称鲮鲤

拼音Línɡ Lǐ

别名石鲮(《临海异物志》),龙鲤(郭璞《江赋》),鳞鲤(《本草图经》),石鲮鱼(《纲目》)。

出处《别录》

来源为鲮鲤科动物鲮鲤全体。全年均可捕捉。遇着时撒泥砂于其身上,或使猎犬到洞穴寻找。鲮鲤见狗或被撒上泥砂,即蜷缩成团,此时极易捕捉。

原形态体形狭长,成兽体长差异很大,由50~100厘米。头呈圆锥形。吻尖,舌细长,无齿。耳小。尾扁平而长,尾背略隆起。前肢略长于后肢,各具五趾,有坚而锐利的爪。从头、背、体侧至尾端均被以覆瓦状排列的硬角质鳞片,鳞片黑褐色或灰褐色,鳞片间杂有稀毛;背鳞阔菱形;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眩鳞片呈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尾,侧鳞片星折合状。下颔、两颊、眼、耳部过胸腹部至尾基部无鳞片而被稀疏的棕色硬毛。雌兽胸部有乳头2对。

栖于丘陵或树木潮湿地带,掘洞穴居。夜出觅食,食物主要为白蚁、黑蚁。也食蜜蜂等昆虫。能爬树游水。受敌时踡成一团。常雌雄同居。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性味《纲目》:"甘涩,温;有毒。"

功能主治《医林纂要》:"杀虫,行血,攻坚散瘀,治痹通经。"

复方治大麻风:活鲮鲤一个,拣最大者。用生桐油一斤(小者桐油半斤),先用雄黄末一钱,没药末七分,黄枪末一两,共搅入生桐油使匀。将鲮鲤架起,下用炭火熏灼,使其口渴,即能张口,然后将药末和油灌入口内,不吃再烘,以油吃完为度,再加大火,将鲮鲤炙酥,研为细末。另加百草霜一两,共研细,入瓷瓶内,封紧不可泄气。每用五钱,以烧酒调服,上用棉被重盏卧一时许,候满身汗出,隔一日再如法服五钱。复后七、八日,身面如蛇壳脱皮。(《串雅内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红榔木

    《中药大辞典》:红榔木药材名称红榔木拼音Hónɡ Lánɡ Mù别名棉榔树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原形态

  • 青稞

    《中药大辞典》:青稞药材名称青稞拼音Qīnɡ Kē别名青稞麦(《齐民要术》),油麦(《山西志》),莜麦(《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稞的种仁。9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须根

  • 鹿胎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胎药材名称鹿胎拼音Lù Tāi来源为鹿的干燥胎儿。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血,益精。用于肾虚精亏,体弱无力,腰腿酸软。用法用量多配成丸剂或膏剂服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扁担藤

    药材名称扁担藤拼音Biǎn Dɑn Ténɡ别名扁藤、大芦藤、铁带藤、过江扁龙、扁骨风、腰带藤、羊带风来源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Hook.

  • 鼻涕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涕果药材名称鼻涕果别名蜜心果、粘心果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以根及果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凉

  • 蒲州豉

    药材名称蒲州豉拼音Pú Zhōu Chǐ出处《本草拾遗》性味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②《纲目》:"咸,寒,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qu

  • 刺蓬花

    药材名称刺蓬花拼音Cì Pénɡ Huā别名铁海棠、番鬼刺、万年刺、虎刺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h.des Moulins的茎叶。全年可采,晒干或鲜

  • 三角叶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冷水花药材名称三角叶冷水花别名玻璃草来源荨麻科三角叶冷水花Pilea swinglei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东、贵州。性味淡、微甘

  • 小灵丹

    药材名称小灵丹拼音Xiǎo Línɡ Dān别名人造雌黄出处小灵丹系马钧家传方,其成分和制法,与《证类本草》引《胜金方》金粟丸(《普济方》称雌黄丸)相似。所得升华物均为砷硫化合物。来源药材基源:上为硫

  • 野百合

    药材名称野百合拼音Yě Bǎi Hé别名佛指甲(《植物名实图考》),狸豆(《植物学大辞典》),狗铃草、蓝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浙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