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芩子

黄芩子

《中药大辞典》:黄芩子

药材名称黄芩子

拼音Huánɡ Qín Zǐ

出处《别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果实

功能主治《别录》:"主肠澼脓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芩子

药材名称黄芩子

拼音Huánɡ Qín Zǐ

英文名Fruit of Baikal skullcap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黄芩粘毛黄芩或丽江黄芩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S. amoena G. H. Wright、S. uiscidula Bunge D.likiangensis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产成熟后采摘,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钝四棱形,具细条纹,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常带紫色;自基部分枝多而细。叶交互对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cm,宽3-12mm,先端钝,基部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或微有毛,下面淡绿色,沿中脉被柔毛,密被黑色下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或腑生,偏向一侧,长7-15cm;苞片叶状,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1cm,近无毛;花萼二唇形,紫绿色,上唇背部有盾状附属物,果时增大,腊质;花冠二唇形,蓝紫色或紫红色,上唇盔状,先端微缺,下唇宽,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7.5mm,两侧裂片向上唇靠合,花冠管细,基部骤曲;雄蕊4,稍露出,药室裂口有白色髯毛;子房褐色,无毛,4深裂,生于环状花盘上,花柱细长,先端微裂。小坚果4,卵球形,长1.5mm,径1mm,黑褐色,有瘤。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多年生草本,高20-35cm。茎锐四棱形,略具槽,沿棱角被疏毛,分枝或不分枝,常带紫色。叶对生;叶柄短,长1-2mm;叶片草质,长圆状卵形或长圆形,常对折,长1.4-3.5cm,。宽7-14m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至浅心形,边缘有不明显的圆齿至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下陷的腺点,沿中脉被柔毛。花对生,排列成顶生长5-14cm的总状花序;苞片叶状,披针状长圆形,长5-10mm;花萼二唇形,常带紫色,背部盾片膜质,果时增大;花冠二唇形,紫色或蓝紫色,长2.4-3cm,外被腺毛;雄蕊4,花丝扁平;子房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微裂。小坚果卵球形,棕褐色,具瘤。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多年生草本,高20-35cm。茎直立,褐紫色,四棱形,被倒向柔毛,茎中部节是长1.8-3.6cm。叶交互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圆形工椭圆形,长1.3-3cm,宽6-15mm,先端圆钝,有时微缺,边缘在中部以上有不明显的圆齿或近全缘,上面绿色,被稀疏的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凹腺点。花对生,在茎顶排列或顶生的总状花序,长6.5-12cm;苞片叶状,两面均被腺毛;花萼二唇形,常带紫色,外面密被腺毛,盾片半圆形,果时竖立,反折;花冠二唇形,黄白色、黄色至绿黄以,常有粉紫斑或条纹,长2.6-3cm,外面密被腺毛,冠筒近基部囊状膨大;雄蕊4;子房深4裂,花柱细长,柱头微裂。小坚果4,黑色,卵球形,具瘤。花期5-8月,果期7-9月。

功能主治止痢。主痢下脓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别录》:主肠澼脓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松萝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萝药材名称松萝拼音Sōnɡ Luó别名树挂、云雾草、海风藤[西北、中南、西南]、金线草、老君须来源为松萝科松萝属植物节松萝(女萝、接筋草)Usnea diffracta

  • 角果木子油

    药材名称角果木子油拼音Jiǎo Guǒ Mù Zǐ Yóu英文名Ceriops tagal(Perr.)C.B Rob.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种子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iops

  • 地笋

    《中药大辞典》:地笋药材名称地笋拼音Dì Sǔn别名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

  • 胆汁

    药材名称胆汁拼音Dǎn Zhī别名苦胆汁来源猪科动物猪Sus scrofa domesticus Briss.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及羊Capra hircu

  • 北鹤虱

    药材名称北鹤虱拼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 紫藿香

    药材名称紫藿香别名涩藿香来源柿树科紫藿香Diospyros mollifolia Rehd. et Wil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涩、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健脾胃。主治小儿营养不

  • 西红花

    药材名称西红花拼音Xī Hónɡ Huā英文名STIGMA CROCI别名藏红花、番红花来源本品为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性状本品呈线形,三分枝

  • 钩吻

    《中药大辞典》:钩吻药材名称钩吻拼音Gōu Wěn别名野葛(《本经》),秦钩吻、毒根(《吴普本草》),冶葛、胡蔓草(《南方草木状》),黄野葛(《千金方》),除辛(《蜀本草》),吻莽、断肠草(《梦溪笔谈

  • 苍耳囊虫

    药材名称苍耳囊虫拼音Cānɡ ěr Nánɡ Chónɡ别名麻虫(《圣济总录》),苍耳虫(《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秋间,寻觅苍耳草

  • 白花菜根

    药材名称白花菜根拼音Bái Huā Cài Gēn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白花莱科植物白花菜的根。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水酒等量煎服,治淋病。"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