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倒水莲

黄花倒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倒水莲

药材名称黄花倒水莲

拼音Huánɡ Huā Dào Shuǐ Lián

别名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

来源远志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Polygala aureocauda Dunn,以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用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子宫脱垂,白带,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花倒水莲

药材名称黄花倒水莲

拼音Huánɡ Huā Dào Shuǐ Lián

别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黄花吊水莲、观音串(《广西药植名录》),黄花大远志(江西《中草药学》)。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全株。夏、秋采收。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全株有甜味。根粗壮,淡黄色,肉质。树皮灰白色。叶互生;膜质: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全缘;具短柄。总状花序顶生,下垂;花黄色,左右对称;萼片5,内面2枚大而花瓣状;花瓣3,下部合生,中央的一瓣较大,呈囊状,近顶端处有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下部合生;子房上位,2室。蒴果阔肾形,扁平。种子有毛,一端平截,一端突起。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林下或沟谷丛林中。分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微温。"

②《广西中草药》:"甘,平。"

功能主治补益,强壮,祛湿,散瘀。治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舒筋活络,治黄疸,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产妇虚弱。根:祛风,去湿,止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散瘀消肿。治劳损性腰腿痛,跌打损伤,急慢性肝炎。"

③《广西中草药》:"补气血,壮筋骨,治病后虚弱,产后血虚,脾虚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磨水外搽。

复方①治急慢性肝炎:黄花大远志根三至五钱;或鲜叶二至五两,水煎服。

②治营养不良性水肿:黄花大远志、绵毛旋覆花根、何首乌黄精、土党参,水煎服。

③治贫血:黄花大远志、土党参鸡血藤各一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外伤出血:黄花倒水莲鲜叶,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花倒水莲

药材名称黄花倒水莲

拼音Huánɡ Huā Dào Shuǐ Lián

英文名root of False-yellowflower Milkwort

别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黄花用水莲、观音串、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倒吊黄、黄花金盔、观音坠、黄花鸡骨草、黄金印、念健、牛耳音、白马胎、一身保暖。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湖南民间用黄花倒水莲根,浸于吃水缸中,防治黄病。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falax Hemsl.[P.aureocauda Dunn]

采收和储藏:茎、叶春、夏采收,切段晒干。根秋、冬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花倒水莲 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根粗壮,多分枝,表皮淡黄色,肉质,味先甜后苦;茎灰色,有浅褐色斑点;枝圆柱形,灰绿色,密被长而平展的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9-14mm,上面具槽,被短柔毛;叶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20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主脉在上表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卧每边8-9条。花两性,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8-15cm,直立,花后延长,可达30cm,下垂,被短柔毛;花长15-17mm;萼片5,早落,均具缘毛,外萼片3枚小,不等大,中间1枚盔形,其余2枚卵形至圆形,长达3mm,里面2枚大,花瓣状,斜倒卵形,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花瓣3枚,纯黄色,侧生花瓣长圆形,2/3以下与龙骨瓣合生,基部向萼面呈盔状延长,内侧无毛,龙骨瓣盔状,鸡冠状附属物具柄,流苏状;雄蕊8枚,长约10-11mm,2/3以下连合成鞘,花药卵形;子房压扁,圆形,具缘毛,基都具环状花盘,花柱长8-9mm,先端呈2浅裂状喇叭形,柱头具短柄。蒴果阔倒心形至圆形,绿黄色,直径1-1.4cm,具半同心圆状凸起的棱,无翅,具缘毛。种子圆形,直径4mm,棕黑色至黑色,密被白色短柔毛,近种脐端具一顶端突起的种阜。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360-1650m的山谷林下、水旁荫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忌干旱及强光。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潮湿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后采收成熟种子,放通风处晾干后,放入布袋置通风凉爽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点播,行距20cm,种子株距5cm,覆土盖草,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时,立即揭草并搭棚或插芒萁遮荫。当苗高30cm左右时,选阴雨天气移植。按行株距50cm×150cm穴栽定植。

田间管理 定植1-2年内,可间种芋头或沙姜等作物,3年后,每年除草3-4次,夏、冬季各施1次草木灰或有机肥。

性状性状鉴别 根粗大,肥粗大,肥厚多肉,直径0.6-3cm,有分枝,表面淡黄色,味略苦。单叶互生,具柄;叶片质薄,多皱缩,完整叶呈窄长方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20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或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疏毛短柔毛。气微,味淡。

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补虚健脾;散瘀通络。主劳倦乏力;子宫脱垂;小儿疳积;脾虚水肿;带下清稀;风湿痹痛;腰痛;有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急慢性肝炎: 黄花大远志根三至五钱;或鲜叶二至五两,水煎服。②治营养不良性水肿: 黄花大远志、绵毛旋覆花根、何首乌黄精、土党参,水煎服。③治贫血: 黄花大远志、土党参鸡血藤各一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江西《中草药学》)④治外伤出血: 黄花倒水莲鲜叶, 捣烂敷患处。 (《广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舒筋活络。治黄疸,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产妇虚弱。根: 祛风,去湿,止痛。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散瘀消肿。治劳损性腰腿痛,肤打损伤,急慢性肝炎。

3.《广西中草药》:补气血,壮筋骨。 治病后虚弱,产后血虚,脾虚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樱桃核

    药材名称山樱桃核拼音Shān Yīnɡ Táo H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樱桃的种子。化学成分含皂甙。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发麻疹瘄痘,灭斑痕冻瘃。&quo

  • 石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米药材名称石米别名小石枣子、小羊耳蒜来源兰科羊耳蒜属植物石米Liparis fargesii Fine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用于肺

  • 鼋甲

    《中药大辞典》:鼋甲药材名称鼋甲拼音Yuán Jiǎ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甲壳。原形态鼋,又名:绿团鱼、癞头鼋。为鳖类中之大型者,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吻端很短;背甲近圆形,

  • 狭叶露珠草

    药材名称狭叶露珠草拼音Xiá Yè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狭叶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subsp.angusti-folia (H

  • 豆油

    《中药大辞典》:豆油药材名称豆油拼音Dòu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种植物大豆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化学成分豆油的脂肪酸中,饱和的一般在10%左右,余为不饱和脂肪酸。前者主要是硬

  • 小谷精草

    药材名称小谷精草拼音Xiǎo Gǔ Jīnɡ Cǎo英文名flower of Small pipewort别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鱼眼草、天星草、佛顶珠、灌耳草、翳子草、满天星、羊

  • 寒莓叶

    药材名称寒莓叶拼音Hán Méi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叶或全草。原形态寒莓(《本草会编》),又名:肺形草、水漂沙、寒刺泡、山火莓、大号刺波。常绿

  • 八目鳗

    药材名称八目鳗拼音Bá Mù Mán别名七鳃鳗(薛德熵《系统动物学》),七星子鱼(《吉林中草药》)。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原形态全体近圆筒形,

  • 沉香

    《中国药典》:沉香药材名称沉香拼音Chén Xiānɡ英文名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

  • 假蒟子

    药材名称假蒟子拼音Jiǎ Jǔ Zǐ别名假蒟果穗、钻骨风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sarmentosumRoxb.的果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sarmentosum 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