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珠芽薯蓣

黑珠芽薯蓣

药材名称黑珠芽薯蓣

拼音Hēi Zhū Yá Shǔ Yù

别名野胭脂、毛狗卵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黑珠芽薯蓣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melanophyma Pramet Burkil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黑珠芽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或梨形,有多数细长须根。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5(-7),有时茎顶部为单叶;小叶片被针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片大,长2.5-13cm,宽1-4cm,先端渐尖,全缘或边缘微波状,两面光滑无毛。叶腋内常有圆球形珠芽,成熟时黑色,直径5-7mm,表面光滑。雄花序总状(花未完全开放时呈穗状),再排列成圆锥状,远比叶长,花序轴被短柔毛,花梗极短;苞片和花被外面有短柔毛;雄蕊6,能育雄蕊3。雌花序下垂,单个或2个生于叶腋。蒴果反折,三棱形,两端钝圆,每棱翅状,长圆形,长约1.5cm,宽约1cm,表面光滑;种子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顶端,种翅向基部延伸,呈长圆形。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500m的林缘或稀疏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健脾益肺;清热解毒。主食少倦怠;虚咳;尿频;咽喉肿痛;痈肿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高原鸢尾子

    药材名称高原鸢尾子拼音Gāo Yuán Yuān Wě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卷鞘鸢尾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potaninii Maxim.采收和储藏: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 糯米藤

    《中药大辞典》:糯米藤药材名称糯米藤拼音Nuò Mǐ Ténɡ别名捆仙绳(《天宝本草》),糯米菜(《峨嵋药植》),糯米草、米浆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生扯拢、筲箕藤(《民间常用草

  • 藏报春花

    药材名称藏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带叶报春花Primula vittata Bur. et Franch.,以花入药。6~8月采花,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止血。用于小儿高

  • 红牛皮菜

    药材名称红牛皮菜拼音Hónɡ Niú Pí Cài别名厚皮菜、牛皮菜来源藜科植物莙荙菜Beta vulgaris L. var. cicla L.,以全草入药。

  • 檀香泥

    《中药大辞典》:檀香泥药材名称檀香泥拼音Tán Xiānɡ N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

  • 细叶大戟

    《中药大辞典》:细叶大戟药材名称细叶大戟拼音Xì Yè Dà Jǐ别名打碗科、猫眼草(《中国药植图鉴》)。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细叶大戟的全草。6~8月采收

  • 毛黄连

    《中药大辞典》:毛黄连药材名称毛黄连拼音Máo Huánɡ Lián别名毛连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蜀侧金盏花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

  • 构树

    药材名称构树拼音Gòu Shù别名楮实子、楮树、沙纸树、谷木、谷浆树来源桑科楮属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以乳液、根皮、树皮、叶

  • 狗狗秧

    《中药大辞典》:狗狗秧药材名称狗狗秧拼音Gǒu Gǒu Yānɡ别名打碗花、夫儿苗、狗娃秧(《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旋花科植物日本天剑的根及全草。夏秋连根挖出,切段,晒干。原

  • 关白附子

    药材名称关白附子拼音Guān Bái Fù Zǐ英文名Radix Aconiti Coreani别名黄马技花、百步草、白附子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