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柿蒂散

丁香柿蒂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处方丁香柿蒂青皮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诸种呃、噫,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世医得效方》卷四: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别名温中散(《古今医鉴》卷五)、丁香柿蒂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人参茯苓橘皮半夏良姜(炒)丁香柿蒂各30克生姜45克甘草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吐泻及病后胃中虚寒,呃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乘热顿服。或用此调苏合香丸亦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伤寒全生集》卷三: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处方丁香1钱5分,柿蒂1钱5分,茴香1钱,干姜1钱,良姜1钱,陈皮1钱。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阴证呃逆;及胸中虚寒,呃逆不止者。

用法用量用热姜汤调下。示止,宜再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得效》卷四: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别名温中散、丁香柿蒂

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橘皮1两,半夏1两,良姜(炒)1两,丁香1两,柿蒂1两,生姜1两半,甘草5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吐利及病后胃中虚寒,咳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

用法用量温中散(《古今医鉴》卷五)、丁香柿蒂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摘录《得效》卷四

《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施圆端效方》:丁香柿蒂散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

别名丁香柿蒂汤、丁香

处方丁香柿蒂青皮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种呃噫,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丁香柿蒂汤(《卫生主鉴·补遗》)、丁香汤(《医统》卷二十七)。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施圆端效方》

猜你喜欢

  • 坎气潜龙汤

    药方名称坎气潜龙汤处方净坎气1条(切寸),青龙齿3钱,珍珠母6钱(杵),生白芍3钱,大生地4钱,左牡蛎6钱(杵),磁朱丸4钱(包煎),东白薇3钱。功能主治滋阴潜阳。主热病。肾经阴虚,则阳无所附而上越,

  • 龙香散

    《卫生总微》卷十二:龙香散药方名称龙香散处方白术1分,石胆半钱(研),龙齿1钱,陈皮(末)1钱,麝香半字(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五疳瘦悴,多啼叫唤,口疮发穗。用法用量每服半钱,2岁以下者每服

  • 发疮膏

    药方名称发疮膏处方羊髓1两,甘草2两,胡粉5分,大黄1两,猪脂2升。制法上切,合脂髓煎二物令烊,纳甘草、大黄三上下,去滓,纳胡粉搅令极调。功能主治痈疽始作便败坏。用法用量敷疮上,日4-5次。摘录《鬼遗

  • 鳗鲡鱼煎

    药方名称鳗鲡鱼煎别名鳗鲡鱼散处方鳗鲡鱼(寸切,洗净)3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柴胡(去苗)3分,芎?1两,知母(切,焙)1两,贝母(去心)1两,当归(切,焙)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荆芥

  • 麒麟竭膏

    药方名称麒麟竭膏处方麒鳞竭15克雄黄15克(细研)密陀僧15克(细研)雌黄7.5克(细研)乱发15克朱砂15克(细研)乳香30克(细研)黄耆30克白芍药30克 牡丹30克连翘30克丁香30克木香30克

  • 冰白散

    《疫喉浅论》卷下:冰白散药方名称冰白散处方梅花冰片1.5克人中白15克儿茶15克 粉甘草3克玄明粉1.5克鸡内金(要不落水者,瓦上焙干)15克功能主治主疫喉腐烂。用法用量共碾细末。吹喉中。摘录《疫喉浅

  • 参耆退热汤

    药方名称参耆退热汤处方黄柏1钱,人参1钱,白术1钱,当归8分,橘皮8分,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升麻5分,柴胡5分,甘葛5分,羌活5分,独活5分。功能主治劳役身热,骨疼腰痛,头重自汗。用法用量本方名

  • 加减莪术散

    药方名称加减莪术散处方当归2钱,莪术2钱,延胡2钱,熟地2钱,枳壳2钱,青皮2钱,白术2钱,黄芩2钱,川芎3钱,三棱3钱,小茴3钱,砂仁3钱,干漆1钱,红花1钱,香附5钱,甘草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

  • 撞气阿魏圆

    药方名称撞气阿魏圆处方茴香(炒)、青皮(去白)、甘草(炒)、蓬莪术(炮)、川芎、陈皮(去白),各一两。白芷半两,丁香皮(炮)一两,缩砂仁、肉桂(去皮),各半两。生姜(切作片子.用盐半两,淹一宿.炒黑色

  • 健中汤

    《幼科直言》卷五:健中汤药方名称健中汤处方白术(炒)、白芍(炒)、苡仁、扁豆(炒)、陈皮、白茯苓、柴胡、神曲(炒)。功能主治小儿脾虚作肿。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肥儿丸。摘录《幼科直言》卷五《杏苑》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