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刺蓟饮子

刺蓟饮子

《圣惠》卷十八:刺蓟饮子

药方名称刺蓟饮子

别名刺蓟散

处方刺蓟1两,生地黄1两,鸡苏半两,生姜半两,赤茯苓半两,青竹茹1分,生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热病,头痛壮热,鼻衄吐血,心中紧硬,遍身疼痛,四肢烦闷。

用法用量刺蓟散(原书卷三十七)。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三十七:刺蓟饮子

药方名称刺蓟饮子

处方刺蓟汁2合,生地黄汁2合,生藕汁2合,童子小便2合,赤马通汁1合。

制法上和令匀。

功能主治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小盏,频频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 升阳补气汤

    药方名称升阳补气汤处方厚朴(姜制)1.5克升麻羌活白芍药独活防风甘草(炙)泽泻各3克 生地黄4.5克柴胡7.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耐寒热,饭后

  • 灵光散

    药方名称灵光散处方炉甘石(煅)1两,灵药1钱(重者或2-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外障癍疮,扳睛胬肉,蚬肉蟹睛。用法用量调点患处少许,将目久闭,候痛止药性散尽可拨去,用绢拭去令净,以热水洗之。摘

  • 杨氏神栢散

    药方名称杨氏神栢散处方栢叶(一握.去枝)葱白(一握.同根)炮制上研如泥,用无灰酒一升,同煎一二十沸。功能主治治中风不省人事,涎潮口噤,言语不出,手足亸曳。用法用量去滓温服,不拘时。如不饮酒,分作四五服

  • 芦荟黄连丸

    药方名称芦荟黄连丸摘录《麻疹备要方论》。为《原瘄要论》“芦荟丸”之异名

  • 参甘姜芩半夏汤

    药方名称参甘姜芩半夏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1钱,茯苓3钱,干姜1钱,半夏2钱,生姜1钱。功能主治寒疫太阳呕吐。太阴痘症,呕吐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革二

    药方名称革二别名五十号复象方处方金银花、茜草、连翘、黑山栀、枳壳、丹皮、赤芍、牛膝、石斛、草决明、童便。功能主治眼目痧。用法用量五十号复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临床应用眼目痧:江道诚患心中烦

  • 鲢鱼小米粥

    药方名称鲢鱼小米粥处方活鲢鱼1条丝瓜仁10克 小米100克制法先煮小米,待水沸开时,将鱼及丝瓜仁放入锅内再煮,至熟。功能主治通经下乳。适用于产后乳少。用法用量空腹吃鱼喝粥。摘录《民间方》

  • 阖缝丹

    药方名称阖缝丹处方猴姜1钱,人参1钱,北五味1钱,三七根末1钱,甘草2分。制法各为细末。功能主治齿缝出血。其血之来,如一线之标。用法用量擦牙,含漱即止血。后用六味丸,则不再发。摘录《辨证录》卷三

  • 虎犀丹

    药方名称虎犀丹处方虎睛1对(微炒),犀角8钱,羚羊角8钱,麦门冬5钱(去心),生地1两(酒洗),胆星2两,黄连(姜汁炒)1两,山栀仁(姜汁炒)2两,贝母1两,远志(甘草汁浸,去骨)1两5钱,石菖蒲1两

  • 炒面

    药方名称炒面处方白茯苓4两,莲肉(去心)1斤,鸡头米1斤(共为细末),红枣4斤(煮熟去皮核),新鲜小米1斗(炒熟磨末),蜂蜜1斤,白沙糖1斤。制法上搽成一处。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痨嗽痰喘。用法用量本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