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二妙散

加味二妙散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加味二妙散

药方名称加味二妙散

处方苍术1两(炒),黄柏2两(盐水炒),龟版2两(盐水炒),萆薢2两,知母2两(盐水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阴内生疮,脉细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人中白煎汤调下。

各家论述湿热内甚,浸淫不化而下注阴中,故阴内生疮焉。苍术燥湿强脾以治疮,黄柏清热燥湿以存阴,知母清热壮水,萆薢利湿分清,龟版滋阴壮水,以清湿热下注之源也。人中白汤调下、使小便清利,则湿热自化,而经府清和,何阴内生疮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外科大成》卷二:加味二妙散

药方名称加味二妙散

处方黄柏7分,苍术1钱,归尾1钱,赤芍1钱,桃仁1钱,南星1钱,牛膝1钱,胆草1钱,黄芩5分,连翘5分,羌活5分,红花3分,木通3分,甘草3分,金银花2钱。

功能主治膝肿初起者。

用法用量用水1钟,煎8分,加姜汁2匙,食前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二妙散

药方名称加味二妙散

处方黄柏2钱,苍术3钱,藿香2钱,茯苓4钱,车前子3钱,冬瓜皮4钱,莲须3钱,白芷1钱半。

功能主治导湿化浊,兼以清热。主湿热带下,湿邪偏重,白带量多而稠粘,头胀胸闷,面目及四肢略显浮肿,脉濡,苔垢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二妙散

药方名称加味二妙散

处方苍术3钱,黄柏3钱,土茯苓3钱,白芷2钱,蛇床子2钱,银花4钱。

功能主治清理下焦湿热,兼可杀虫。主湿热下注,阴内或外阴部瘙痒异常,时时出水,甚或疼痛,坐卧不宁,小便黄赤短涩,淋漓不断,或便时疼痛,食欲减少,咽干口苦心烦,睡眠不安,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白带色黄量多者,加莲须、贯仲各3钱。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猜你喜欢

  • 催生神效圣功散

    药方名称催生神效圣功散处方榆白皮(取深大根,剖去赤皮,取粉红色者,去心,薄切,焙干)1两,滑石1两,没药半钱(研),当归1分(去芦,洗,切),朱砂半钱(别研)。制法上为细末,次入朱砂,再研和匀。功能主

  • 龟鳖地黄汤

    药方名称龟鳖地黄汤处方龟版30克鳖甲30克 熟地15克 丹皮9克 萸肉9克山药9克泽泻9克茯苓9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治骨痨(骨与关节结核)阴虚者。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托里透

  • 护肺饮

    药方名称护肺饮处方白术2钱,人参2钱,百合2钱,白薇1钱,天冬1钱,麦冬3钱,款冬花5分,天花粉6分,桔梗6分。功能主治心痨而传之肺,咳嗽吐痰,气逆作喘,卧倒更甚,鼻口干燥,不闻香臭,时偶有闻,即芬郁

  • 二根汤

    《外科启玄》卷十二:二根汤药方名称二根汤处方韭菜根、山楂根。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方:二根汤药方名称二根汤处方桑白根皮、李子根各等分。制法上锉

  • 百劳丸

    《医学纲目》卷五引陈大夫传张仲景方:百劳丸药方名称百劳丸处方当归(炒)乳香没药人参各3克大黄12克虻虫14枚(去翊、足,炒)水蛭14枚(炙)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劳瘵积滞,迁延

  • 滋肠五仁丸

    药方名称滋肠五仁丸别名五仁丸(《世医得效方》卷六)。处方桃仁30克杏仁30克(麸炒,去皮、尖)柏子仁15克松子仁15克郁李仁3克(麸炒)陈橘皮120克(别为末)制法上先将五仁别研为膏,合陈橘皮末同研匀

  • 应痛丸

    药方名称应痛丸处方破故纸骨碎补(去毛)苍术(生用)草乌各250克穿山甲(去膜,桑柴灰炒,起泡为度,砂炒亦可)舶上茴香(炒)各180克制法草乌用生姜500克捣烂淹两宿,焙干,与众药共为末,酒煮面糊为丸,

  • 半苓汤

    药方名称半苓汤处方半夏15克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厚朴9克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治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

  • 得一汤

    药方名称得一汤处方川芎5分,白芍(炒)5分,胆星5分,远志5分,枳壳(炒)5分,枣仁5分,天麻5分,蝉蜕2分,甘草(炙)3分。功能主治诸惊啼。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十六

  • 蠲痛乳香丸

    药方名称蠲痛乳香丸处方乳香(别研)1两,肉桂(去粗皮)1两,茴香(炒)1两,川楝子肉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橘皮(去白)1两,黑牵牛(炒)1两,草乌头(去皮尖,锉,盐炒令黄,去盐不用)半两,槟榔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