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育阴润燥饮

加味育阴润燥饮

王渭川方:加味育阴润燥饮

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润燥饮

处方鲜生地60克,旱莲草24克,板蓝根24克,黄甘菊9克,川贝9克,大青叶9克,枸杞12克,石斛12克,琥珀末6克。

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舌体干燥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渭川方

《千家妙方》卷下引王渭川方:加味育阴润燥饮

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润燥饮

处方鲜生地60g,旱莲草24g,女贞子24g,红藤24g,蒲公英24g,板蓝根24g,黄甘菊9g,川贝9g,大青叶9g,枸杞12g,石斛12g,琥珀末6g。

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而致舌体干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舌体干裂症徐某,女,60岁。患者中气素虚,常见齿龈干燥出血。因夏季受暑,至秋燥来临,即口苦咽干,舌面干裂,吞咽困难,神志不宁,左脉虚涩,右脉弦数,舌质深红,光亮无苔。证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治以育阴、清火、润燥。投以加味育阴润燥饮,同时配用青黛6g、黄柏6g,两牛黄0.3g,琥珀末1.5g,共为细粉,香油调和,涂搽舌体。服药4剂后,舌质转淡,裂痕渐浅,能进稀粥。仍觉咽干喉痛,原方加减,又进4剂而愈。

摘录《千家妙方》卷下引王渭川方

猜你喜欢

  • 干胭脂膏

    药方名称干胭脂膏处方干胭脂、白龙骨、白矾(煅)、白石脂(研)等分。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枣核大。功能主治小儿聤耳,常出脓水不止。用法用量以绵裹1丸,纳耳中,日3换之。摘录《婴童百问》卷四

  • 芍药栀豉汤

    药方名称芍药栀豉汤处方芍药当归栀子各15克 香豉2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烦不得眠。(失眠)用法用量每服30克,水煎服。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 蟾酥线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蟾酥线药方名称蟾酥线别名蟾酥绵处方真蟾酥5皂子大,硼砂1皂子大,龙脑1皂子大,麝香1皂子大。制法上研极细末。以温汤半盏,化令匀,入绯线半钱,蘸药汁晒干,再蘸再晒,候药汁尽,将线寸

  • 艾叶鸡蛋汤

    药方名称艾叶鸡蛋汤处方艾叶50克 鸡蛋2个 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功能主治温肾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摘录《民间方》

  • 辰砂宁志丸

    药方名称辰砂宁志丸处方辰砂2两(用无灰酒3升煮,酒将尽留2盏用之),远志(去心)7钱,石菖蒲(去毛)7钱,7钱,酸枣仁(炒)7钱,乳香(炙)7钱,当归身(酒洗)7钱,人参5分,白茯神(去皮木)7钱,白

  • 锭粉丸

    药方名称锭粉丸处方锭粉不拘多少,葱汁。制法上为末,混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心痛。用法用量每服30丸,花椒汤送下。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 加减芍药汤

    药方名称加减芍药汤处方芍药、地黄、当归、川芎、木香、黄连、黄芩、阿胶、地榆、甘草。功能主治调气和血。主便脓血。用法用量水煎服。里急后重,加枳壳、槟榔;发热、加软柴胡、升麻;腹中痛热甚者,加酒浸大黄;渴

  • 蠲痹汤

    《杨氏家藏方》卷四:蠲痹汤药方名称蠲痹汤处方当归(去土,酒浸一宿)羌活(去芦头)姜黄白芍药黄耆(蜜炙)防风(去芦头)各45克甘草15克(炙)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温相搏,身体烦疼,项臂痛重,举动艰

  • 蛤消散

    药方名称蛤消散处方文蛤4两。功能主治脱肛。用法用量水5碗煎汤,入朴消4两,通手淋洗,至水冷方止。若觉热痛,用熊胆加冰片,水化涂之。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乌蛇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蛇膏药方名称乌蛇膏处方吴茱萸、独活、细辛、白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药、当归、桂心、川芎、香白芷,各半两;乌蛇、黄蜡,各二两;干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