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虫丸

化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胡粉(炒)1.5千克鹤虱(去土)1.5千克槟榔苦楝根(去浮皮)各1.5千克白矾(枯)375克

制法上药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杀肠中诸虫。治小儿虫积。腹痛时作时止,往来上下,或结聚成团,或呕吐清水涎沫,多食而瘦,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一岁儿服5丸,温浆水人生麻油1~2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其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

备注方中鹤虱能杀诸虫,为驱虫之要药;苦楝根皮杀蛔虫、蛲虫;槟榔杀绦虫,姜片虫;其余枯矾、胡粉亦具杀虫之效。诸药合用,则杀虫之功更优。但方中胡粉毒性较大,不宜多用、久用。

按:《医方集解》所载化虫丸,较本方多芜荑使君子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活人方》卷六: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大黄3钱,槟榔3钱,黑丑2两(头末),锡灰5钱,雷丸5钱,木香5钱,使君子5钱,芜荑4钱。

制法葱汤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男妇小儿素有蛔结胸中,及寸白诸虫,喜食茶米泥炭等物,面黄肌瘦,痛止如常,久远难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或3钱,或2钱,量虚实加减;小儿或1钱,或5分,以大小酌用,择天气晴明早粥时分,不可进食,殊觉饥饿即以砂糖汤吞服。

注意忌肉3日。

摘录《活人方》卷六

《玉案》卷四: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广木香1两,槟榔1两,雷丸1两,山楂肉1两,蓬术1两,乌梅肉1两,黑丑(炒熟)1两,楝树根5钱,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烧酒加黑沙糖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腹中有虫,疼痛难忍,唇生白斑,呕吐清水。

用法用量每服2钱,五更时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四

《幼科指掌》卷四: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芜荑鹤虱槟榔木香使君子芦荟川楝子

制法蒸饼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疳蛊。起于乳哺不调,脏腑湿热,化生疳虫,形如马尾,或如丝发,多出于头项腹背之间,黄白赤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滚汤送下。

摘录《幼科指掌》卷四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芜荑1两(炒),鹤虱1两,史君2两,雷丸1两(炒),木香1两,陈皮1两,茯苓1两,砂仁1两(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孕妇虫积,心痛如咬,脉缓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乌梅汤送下。

各家论述孕妇嗜味过偏,虫积生于肠胃,争啮心下,故胃脘当心下疼痛如咬焉。木香开胃醒脾,芜荑温中杀虫,陈皮利气和中,鹤虱祛湿杀虫,茯苓渗湿和脾,雷丸清热杀虫,砂仁醒脾开胃,使君健脾杀虫,炼蜜以丸之,乌梅以下之。使气化调和,则脾健运,而虫有不化,痛有不退,胎有不安者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四明心法》: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芜荑雷丸、胡连、芦荟、使君、三棱莪术

功能主治胃脘虫痛,不食,痛必时发时止,痛则牵引手臂或肩背上,俱如穿透不可当,必唇红,面上有白点,痛时不欲食,痛才止即可食,证属实者。

用法用量神曲糊为丸服。

摘录《四明心法》

普济方》卷三九九: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芜荑黄连神曲、麦蘖、乌梅(各微炒)、陈皮(去白)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好食炭土,不长肌肤,五心烦热,鼻赤齿摇。

用法用量每服1-20丸,空心米饮送下,肥猪汁尤佳。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九

《痘疹会通》卷四: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苦楝根皮末、川椒末、乌梅肉。

制法同捣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蛔虫症。

用法用量每服5分。

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得效》卷十二: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鹤虱(去土)半两,胡粉半两,槟榔半两,白矾(半生半枯)半两,苦楝根皮半两,芜荑1分,黄连1分,酸石榴皮1分。

制法上为末,以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杀虫。主

用法用量1岁儿3丸,浆水入香油3-5滴送下。其虫小者化为水,大者自下。加雷丸,或用猪瘦肉汤下。

摘录《得效》卷十二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鹤虱1两,大黄1两,白胡椒2钱,槟榔1两,雷丸5钱,贯众5钱,使君子5钱,苦楝根皮5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米大。

功能主治诸虫积,肚腹常热,呕吐清涎,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8厘,米汤送下;5岁以下服2厘。

注意孕妇及非虫积忌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鹤虱2两,胡椒2两,苦楝皮2两,使君子2两,芜荑2两,雷丸2两,槟榔2两,雄黄1两。

制法水泛成小丸。

功能主治小儿诸病虫疾,面黄肌瘦,胃脘作痛。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5分,小儿酌减,白砂糖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承德方):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木香80两,槟榔80两,使君子仁80两,大黄80两,黑牵牛(炒)80两,雷丸24两,枯矾24两,芜荑24两,芦荟2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主虫积腹痛,面黄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每服半丸,3岁以下者酌情递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承德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鹤虱8两,芜荑4两,元明粉8两,黑丑(炒)4两,使君子肉4两,雷丸4两,槟榔4两,苦楝皮4两,大黄4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主虫积腹痛,面黄消瘦,呕吐恶心,脘腹疼痛阵作。

用法用量每服2钱,小儿减半,温开水送下;3岁以下小儿酌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医略六书》卷十九: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鹤虱2两,槟榔1两,胡粉6钱,白矾1两,芜荑3两,使君3两,楝根皮2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虫证,体弱脉不虚者。

用法用量量虚实服。

各家论述湿积生虫,气弱不能运化虫湿,脏府体亏,脉不甚虚者,宜主此方。槟榔破滞杀虫;鹤虱祛湿杀虫;胡粉体重坠,防虫之上窜;白矾性却湿,杜虫之生源;楝根皮泻湿热以杀虫;芜荑仁温中气以杀虫;使君健脾胃以消虫积;人参扶气弱以助药力也;丸以白蜜,诱入虫口。洵为扶元、化滞、杀虫之剂,乃体弱虫湿不化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直指小儿》卷二: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芜荑1分,川鹤虱1分,鸡心槟榔1分,干虾蟆(炙焦)1分,芦荟半分。

制法上为末,雄猪胆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虫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陈米饮送下;或史君子煎汤送下。凡虫月首则头向上,凌晨可服药。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引汤氏方: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芜荑黄连神曲麦芽(各炒)等分。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疳热。

用法用量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引汤氏方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五灵脂1两半,白矾1两。

功能主治止痛,下虫。主小儿因食甘肥,致使虫动,呕吐涎沫,心腹闷痛。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东方先生方: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槟榔1枚,麝当门子1枚,麝半钱,青蒿心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劳气,或咳嗽,或涎塞咽中,或骨蒸汗出,或泄利,或吐红,或惊魇,脚面红紫。

用法用量方中麝半钱之麝字,疑讹。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东方先生方

《续名家方选》: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鹧鸪菜20钱,甘草5分,白矾5分,鹤虱10钱,槟榔子10钱,蜀椒10钱,牡蛎1钱。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诸虫痛。

用法用量为丸服。

摘录《续名家方选》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芜荑1分,槟榔(锉)2钱,鹤虱(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豮猪胆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虫,(疒丂)刺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木香1分,槟榔(炮)2枚,胡粉2分,苦楝根2分,鹤虱(炒)2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寒气伤脾虫痛,泻青黑色,减乳食。

用法用量1-2岁每服10丸,温粥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局方》卷十: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别名化虫丹

处方胡粉(炒)50两,鹤虱(去土)50两,槟榔50两,苦楝根(去浮皮)50两,白矾(枯)12两半。

制法上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疾病多有诸虫,或因脏腑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动则腹中疼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无休止,亦攻心痛,叫哭合眼,仰身扑手,心神闷乱,呕哕涎沫,或吐清水,四肢羸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肤,或寒或热,沉沉默默,不的知病之去处,其虫不疗,则子母相生,无有休止,长一尺则害人。

用法用量化虫丹(《幼幼新书》卷三十一)。

摘录《局方》卷十

普济方》卷三九九: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干漆(炒烟尽)2钱半,雄黄(另研,水飞)2钱半,芜荑(另研极细)3钱,狗脊(锉)3钱,巴豆霜1钱。

制法上先将干漆狗脊为细末,次入雄黄芜荑巴豆霜同研匀细,水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弱,面黄肌瘦,或大便有虫出,或有诸虫腹内作痛。

用法用量1-2岁儿如粟米大,每服5-7丸;3-4岁如麻子大,每服7-8丸,乳汁送下,或煎石榴汤送下,或煎芜荑汤送下更效,1日2次。如有虫,即时化作浓水,便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九

医方考》卷六: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鹤虱(去土)1两,胡粉(炒)1两,苦楝根(东引不出土者)1两,槟榔1两,芜荑5分,使君子5分,白矾(枯)2钱5分。

功能主治肠胃诸虫为患。凡虫咬心痛,往来不定,不思乳食者。

用法用量按:《医方集解》本方用法:为末,酒煮面糊作丸,量儿大小服之,一岁儿可五分。《成方便读》有百部雷丸雄黄各五钱。

各家论述1.《医方考》:《经》曰:肠胃为市,故无物不包,无物不容,而所以生化诸虫者,犹腐草为萤之意,乃湿热之所生也。是方也,鹤虱槟榔、苦楝根、胡粉、白矾芜荑使君子,皆杀虫之品,古方率单剂行之,近代类聚而为丸尔!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数药皆杀虫之品也,单用尚可治之,类萃为丸,而虫焉有不死者乎!3.《医林纂要》:萃诸杀虫之品,合为一方,亦过峻矣,然杀虫莫效于此,不惟治蛔。鹤虱可治下部蛲虫,及皮肤间虫;楝皮可治下部寸白诸虫;芜荑可治口齿鼻孔诸虫;胡粉除虫,无不可至;白矾除皮肤疮疥;槟榔使君子乃专治腹中虫。尝用此为末,吹鼻治鼻疳;和麻油为膏,敷疮癣脑疮,亦多得效。

摘录医方考》卷六

医学心悟》卷三: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芜荑(去梗)5钱,白雷丸5钱,槟榔2钱5分,雄黄1钱5分,木香3钱,白术3钱,陈皮3钱,神曲(炒)4钱。

制法百部2两,熬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虫啮心痛。虫症,唇内起白点,其人日渐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米饮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朱氏集验方》卷十五:化虫丸

药方名称化虫丸

处方芜荑、锡灰、神曲、麦蘖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麻油为丸。

功能主治诸虫。

用法用量取月初五更,空心用炙猪肉细嚼咽汁,不吃肉,汁引动虫,次用浓煎石榴根汤下丸子药10丸。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五

猜你喜欢

  • 五淋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药方名称五淋散处方赤茯苓六两,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五两;赤芍药(去芦,)、山栀子仁,各二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

  • 黄连栀子汤

    药方名称黄连栀子汤处方黄芩、黄连、栀子、降香、神曲、木香、槟榔、川芎、香附、芒消。功能主治心膈疼。用法用量水煎,加姜汁、童便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百日还丹

    药方名称百日还丹处方佛茄子、樟柳根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枸杞汁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10丸,新水送下。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 茅香花丸

    药方名称茅香花丸处方茅香花1两,艾叶1两(并烧为灰)。制法上为细末,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劳久不愈。用法用量初以蛇床子汤下2-30丸,微吐不妨吐,吐却用枣汤下。立有大效。摘录《圣惠》卷二

  • 卷柏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七:卷柏丸药方名称卷柏丸处方卷柏钟乳粉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紫石英(细研,水飞过)阳起石(细研,水飞过)桑螵蛸(微炒)熟干地黄禹余粮(烧,醋淬七遍以上)各30克杜仲(去粗皮,炙微

  • 二号癣药水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二号癣药水药方名称二号癣药水处方土槿皮1.25kg,千金子6g,斑蝥40只(布包)。制法用白酒(高粱酒)5升,加入上药,装入大口瓶内,密封,浸泡半月至一月,去滓备用。功能主治灭菌

  • 八反丸

    药方名称八反丸处方桂心1两,甘遂1两,细辛1两,归身1两,半夏1两,甘草1两,白芷1两,芫花1两,海藻1两,红花1两,全虫1两,牙皂1两,虎骨1两,白及1两,川乌(姜汁制)1两,草乌(姜汁制)1两。制

  • 大通真圆

    药方名称大通真圆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微炒)、蝉壳(去嘴.脚.微炒)、甘草(微炙赤)、白芜荑(微炒)、白术、白薇、芎?(微炒)、干姜(炮),各半两;蚕纸(烧灰)二两半,人参(去苗)、川椒(去目闭口者.

  • 六安煎

    药方名称六安煎处方陈皮4.5克半夏6~9克茯苓6克甘草3克杏仁3克(去皮、尖,切)白芥子1.5~2.1克(老年气弱者不用)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及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证。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

  • 加味升麻汤

    《治疹全书》卷中:加味升麻汤药方名称加味升麻汤处方升麻(痰喘不用)、葛根、枳壳、桔梗、橘红、桑皮、茯神、甘草、杏仁、蒌仁(痰喘、大便闭者,可用45钱)。功能主治麻疹难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头痛,加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