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硫丸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

药方名称半硫丸

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

用法用量每次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局方》卷六:半硫丸

药方名称半硫丸

别名半桃丸、硫半丸

处方半夏(汤浸7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生姜自然汁同煎,加干蒸饼末入臼内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逐寒,通阳开秘,泄浊祛痰,止泻,润大肠;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肾阳衰微,阴寒内结,命门火衰,阳气不运所致虚人、老人虚冷便秘或阳虚久泻;脾胃气弱,津液停积,湿久浊凝,痰浊咳嗽吐逆;或湿阻三焦,二便不通;心腹一切痃癖冷气,;痃癖冷气吐逆;小儿泄泻注下,或手足冷者,亦治咳嗽;湿凝气阻,三焦俱闭,二便不通。

用法用量半桃丸(《三因》卷十二)、硫半丸(《良朋汇集》卷二)。

各家论述1.《温病条辨》:湿阻无形之气,气既伤而且阻,非温补真阳不可,硫黄热而不燥,能疏利大肠,半夏能入阴。燥胜湿,辛下气,温开郁,三焦通而二便利矣。

2.《成方便读》:此为命火衰微,胃浊不降而致,故以半夏和胃而通阴阳,硫黄益火消阴,润肠滑便,然后胃与大肠皆得复其常,所谓六腑皆以通为用也。

临床应用虚风便秘:吴,二气自虚,长夏大气发泄,肝风鸱张,见症类中,投剂以来诸恙皆减,所嫌旬日犹未更衣,仍是老人风秘。半硫丸1钱,开水送下,3服。

摘录《局方》卷六

猜你喜欢

  • 珠黄吹喉散

    药方名称珠黄吹喉散处方珍珠50g牛黄30g硼砂(煅)250g西瓜霜80g雄黄40g儿茶100g黄连100g黄柏150g冰片50g性状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苦,有清凉感。炮制上九味,除牛黄、冰片、西瓜

  • 菊花延龄膏

    药方名称菊花延龄膏处方鲜菊花瓣。制法用水熬透,去滓再熬浓汁,少兑炼蜜收膏。功能主治益寿。主目皮艰涩。用法用量每服3-4钱,白开水送下。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葛根汤

    《伤寒论》:葛根汤药方名称葛根汤处方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发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

  • 承气丸

    《圣惠》卷十八:承气丸药方名称承气丸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别研),枳实1分(麸炒令黄色),川芒消2两,大麻仁1两(研入)。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热病,

  • 大效香砂丸

    药方名称大效香砂丸处方巴豆(生,出油,去皮)、生珠、乳香、细辛、当归(去苗)各等分,丁香少许,官桂少许(去皮),龙脑50文,麝香50文,槟榔少许。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头风

  • 加味肾着汤

    药方名称加味肾着汤处方炮姜1两2钱,茯苓1两2钱,炙甘草7钱,炒白术7钱,炮附子2钱,肉桂2钱5分,泽泻2钱,杜仲2钱,牛膝2钱。功能主治腰疽,感于寒湿,平漫而不焮赤。用法用量兼有风痒,加防风;瘀痛不

  • 黄土汤

    《金匮要略》卷中:黄土汤药方名称黄土汤处方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9克 灶中黄土25克功能主治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治脾虚阳衰,大便下血,及吐血、衄血、妇人血崩,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

  • 百风汤

    药方名称百风汤别名省风汤处方独活3钱,芎?2两,防风2两,当归2两,桂心2两,茯苓、附子、细辛、天麻1两,干蝎(炒),甘草1两。功能主治四肢垂曳,骨节疼痛。用法用量方中茯苓、附子、细辛、干蝎用量原缺。

  • 补血顺气药酒

    药方名称补血顺气药酒处方天门冬(去心)4两,麦门冬(去心)4两,怀生地黄半斤,怀熟地黄(肥大沉水,枯朽不用)半斤,人参(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甘州枸杞子(去梗)2两,砂仁7钱,木香5钱,沉香

  • 枯痔疔

    药方名称枯痔疔处方红砒、明矾、朱砂、雄黄、没药。制法第一步:取红砒0.3g,明矾0.6g(捣碎),混合均匀后,置瓦壶内,四面用炭火烘,火力须猛,约烧2~3小时(黑烟消逝,白烟出现即可)将瓦壶取出,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