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固肠汤

固肠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固肠汤

药方名称固肠汤

处方石榴皮15克黄连(炒)地榆各30克罂粟壳(醋炙)茯苓各4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小便赤黄,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1个,煎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三因》卷八:固肠汤

药方名称固肠汤

处方石榴皮半两,黄连(炒)1两,地榆1两,罂粟壳(醋炙)1两半,茯苓1两半。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黄赤,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入生姜5片、乌梅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三因》卷八

《三因》卷十二:固肠汤

药方名称固肠汤

处方罂粟壳3两(醋浸,炙稍黄),枳壳(麸炒,去瓤)2两,白芍药2两,橘红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诃子(煨,去核)半两,木香(煨)半两,人参半两,白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肠虚下痢,赤白频并,日久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二

《观聚方要补》卷二引叶氏方:固肠汤

药方名称固肠汤

处方罂粟壳2两,甘草3钱,干姜(炮)3钱,诃子肉3钱,木香1钱半,陈皮4钱。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及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入陈米1撮,水煎。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引叶氏方

猜你喜欢

  • 大丸

    药方名称大丸处方羌活半两,白术半两,陈皮3分,木通3分,黄耆3分,桑白皮3分,木香1分,黑牵牛10两(5两炒,5两生)。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通身肿满,及痰气食积,伤寒感风,脾气横泄

  • 抵圣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抵圣散药方名称抵圣散处方铜绿1分,蛤粉半两,麝香2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疳蚀,损口齿,臭秽不可近者。用法用量干贴。口齿臭秽者,用盐水净洗拭干,每日1次贴之,三上必效。贴了药

  • 泼火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泼火散药方名称泼火散处方青皮(去白)、赤芍药、黄连(去须)、地榆,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伤暑烦躁发渴,口苦舌干,头痛恶心,不思饮食,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及治

  • 红花散瘀汤

    药方名称红花散瘀汤处方当归尾 皂角针红花苏木僵蚕连翘石决明穿山甲乳香贝母各3克大黄9克 牵牛6克功能主治治便毒。入房忍精,强固不泄,瘀精浊血凝结,两胯或小腹肿痛,小便涩滞。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00

  • 泽泻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泽泻散药方名称泽泻散处方泽泻30克 牡丹23克 桂心23克甘草23克(炙微赤,锉)榆白皮23克(锉)白术23克 赤茯苓30克木通30克(锉)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虚劳,

  • 血余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血余散药方名称血余散处方乱发灰3克人中白15克麝香1.5克制法上三味,同细研匀。功能主治治鼻衄久不止。用法用量每用0.2克,吹入鼻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普济方》卷三十八:血余

  • 莨菪丸

    方出《本草图经》引《小品方》(见《证类本草》卷十,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五:莨菪丸药方名称莨菪丸处方莨菪3升。制法上为末,酒1升,渍数日,出捣之,以向汁和绞去滓,汤上煎令可丸,即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癫狂

  • 丁香饮子

    药方名称丁香饮子处方丁香30个,肉豆蔻1个,白茯苓1钱,甘草1钱,藿香1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和气。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鸡峰》卷二十

  • 白芜荑散

    《圣济总录》卷一○○:白芜荑散药方名称白芜荑散别名芜荑散处方白芜荑(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槟榔(煨,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零陵香1

  • 加味调中健脾汤

    药方名称加味调中健脾汤处方白术1钱,苍术1钱,厚朴1钱,陈皮1钱,茯苓1钱,半夏8分,枳实8分,人参7分,甘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调养脾胃。主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远温服。如头目眩痛,加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