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国老汤

国老汤

《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国老汤

药方名称国老汤

处方甘草(生,锉)不拘多少。

功能主治解砒毒。生肌。主痔疮,以及痔疮经枯痔后已落,疮口将敛,其痒异常。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2碗,入瓶中煎,常常熏洗患处,温热随意。

临床应用痔疮:内侍霍承宣久苦内外痔疾,不敢饮酒食面,坐卧痛楚。用此方后全无疼痛,用药之时坐卧饮食并不相妨。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国老汤

药方名称国老汤

处方荆芥1两,甘草1两,藿香5钱。

功能主治内痔。

用法用量水煎,温洗患处。

注意外痔不用。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古今医鉴》卷八:国老汤

药方名称国老汤

别名国老煎

处方横纹大甘草1两。

功能主治悬痈。脏毒。

用法用量国老煎(《外科证治全书》卷三)。本方改为散剂,名“国老散”(见《医学心悟》)。用甘草七段,急流水一碗,浸之,炙干;又浸,又炙,以水尽为度,研细末。每服一钱,空心开水调下。

注意忌煎炒、烟、酒、炙、煿、辛辣、发气等物。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鸡峰》卷十一:国老汤

药方名称国老汤

处方桔梗3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经积热,外感寒邪,口干喘满,咽燥肿痛,挟寒咳嗽,唾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临卧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一

猜你喜欢

  • 解毒清肠汤

    药方名称解毒清肠汤处方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主湿

  • 经验安化汤

    药方名称经验安化汤处方黄连1钱,薄荷1钱,天花粉1钱,木通5分,甘草4分,菊花3分。功能主治解初生儿胎毒。主用法用量上用新汲水3盏,煎作1盏。孩儿初生,莫与乳食,以此大温灌儿3-5茶匙,咽下间歇,方与

  • 四黄膏

    药方名称四黄膏处方黄连黄芩土大黄黄柏芙蓉叶泽兰叶各3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另用麻油500毫升,入锅加温,加入黄蜡125克熔化,离火再加入上述药末调和成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治一切肿毒。用法用量用

  • 补肾地黄酒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酒处方生地黄1升(切),大豆2升(熬之),生牛蒡根1升(切)。功能主治润皮毛,益气力,补虚止毒,除面皯。主老人风湿久痹,筋挛骨痛。用法用量上以绢袋盛之,以酒1斗浸之5-6日。任性空心温

  • 白玉神膏

    药方名称白玉神膏处方芦甘石4两(先以黄芩、黄连、黄柏,用童便煮汁候冷,方将甘石倾银罐内煅红,淬入童便汁内许久,再研细,水飞),龙骨1两5钱(煅透,水飞),真乳香1两5钱,真没药1两5钱,轻粉1两,血竭

  • 黄耆平补汤

    药方名称黄耆平补汤处方陇西黄耆3两,枸杞根皮3两,桂3两,麦门冬3两,甘草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五劳百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大病后,不复常行动,喘惙吸吸少气,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悸咽干,饮食无

  • 加味七味丸

    药方名称加味七味丸处方熟地黄8两(清水煮,捣烂入药),山茱萸(去核)4两(酒蒸,晒干,炒),牡丹皮3两(炒),茯苓3两(人乳拌透,晒干,焙),怀山药4两(炒黄),泽泻2两(淡盐酒拌,晒干,炒),五味子

  • 椒肾丸

    药方名称椒肾丸处方汉椒2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白术1两半,肉桂1两半(去皱皮),白龙骨2两,白矾灰1两半,桑螵蛸1两半(微炒),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鸡头实2两(生者),补骨脂1两半

  • 二冬汤

    《医学心悟》卷三:二冬汤药方名称二冬汤处方天冬(去心)6克麦冬(去心)9克 花粉3克黄芩3克知母3克甘草1.5克人参1.5克功能主治养阴润肺,生津止渴。主上消,口渴多饮。用法用量加荷叶3克,水煎服。摘

  • 猪蹄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猪蹄汤药方名称猪蹄汤处方猪蹄一只,通草五两。功能主治治奶妇气少血衰,脉涩不行,绝无乳汁。用法用量上将猪蹄净洗,依食法事冶,次用水一斗,同通草浸煮,得四、五升,取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