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蟅虫丸

大黄蟅虫丸

《中国药典》:大黄蟅虫丸

药方名称大黄蟅虫丸

处方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 苦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

性状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浓,味甘、微苦。

炮制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3g,小蜜丸一次3~6丸,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2次。

注意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金匮要略》卷上:大黄蟅虫丸

药方名称大黄蟅虫丸

处方大黄75克(蒸)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200克杏仁200克 芍药120克 干地黄300克干漆30克虻虫200克水蛭100枚蛴螬200克蟅虫100克

制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破瘀消症。主虚劳内有干血,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亦治妇女经闭,腹中有块,或胁下症瘕刺痛。

用法用量用酒送下5丸,一日三次。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猜你喜欢

  • 脾泄丸

    药方名称脾泄丸处方白术(炒)60克白芍(酒炒)30克神曲(炒)45克 楂子半夏备45克黄芩(炒)15克苍术60克制法上药用荷叶煨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运脾止泻,治脾泄,腹胀满,呕吐者。用法用量每

  • 丁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散药方名称丁香散处方人参半两,丁香、藿香叶,各一分。炮制上件同杵,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胃虚气逆,呕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乱不安。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

  • 九味宽中散

    药方名称九味宽中散处方苍术8两(米泔浸,炒),厚朴4两(姜汁炒),甘草(炙)1两,山楂(去核)8两,枳实(炒)2两,茯苓(去皮)2两,藿香2两,陈皮4两,香附4两(米泔浸,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感

  • 蜜酥煎

    药方名称蜜酥煎处方杏仁420克 白蜜200毫升 牛酥400毫升制法上三味,先将杏仁放瓷盆中捣碎,研取汁1升,放净器中慢火煎至600毫升,入白蜜及酥,再煎至600毫升即成,瓷器收贮。功能主治降气止咳,润

  • 地黄酒酥

    药方名称地黄酒酥处方粗肥地黄10石(切,捣取汁3石),麻子1石(捣作末,以地黄汁研取汁2石7斗),杏仁1石(去皮尖双仁,捣作末,以麻子汁研取汁2石5斗).曲末3斗。制法上以地黄等汁浸曲7日,候沸,以米

  • 萝卜菜

    药方名称萝卜菜处方生萝卜(稍大圆实者)20枚(留上青叶寸余及下根)。功能主治酒疾下血,旬日不止。用法用量用瓷瓶取井水,煮令十分烂熟,加姜米、淡醋空心任意食之。用银器重汤煮尤佳。摘录《寿亲养老》卷二

  • 草蔻大顺饮

    药方名称草蔻大顺饮处方草蔻、炮姜、广皮、半夏、厚朴、甘草。功能主治食积呕吐属寒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青州白丸子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青州白丸子药方名称青州白丸子处方南星壹(生用.二两) 白附子(二两)川乌头(去皮脐.半两)半夏(好白者水浸洗过.七两)炮制上碾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末出者

  • 参苓附术加生姜汤

    药方名称参苓附术加生姜汤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生姜1两,附子2钱,茯苓3钱。功能主治冬月直中阴寒,吐泻交作,身发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碧金散

    《鸡峰》卷二十二:碧金散药方名称碧金散处方蜈蚣1对(全者,1雌1雄,其雌者小,雄者大),麝香半钱,铜绿2钱,绿矾1钱。制法上为末,先将铜绿、蜈蚣同研7分细,续入麝香、绿矾研极细。功能主治丁疮及发背,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