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天王补心丹

药方名称天王补心丹

处方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15克当归(酒浸)五味子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各30克 生地黄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治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失眠、心悸、梦遗、健忘。现临床亦用于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眩晕不寐,心悸怔忡,舌红少苔,属阴亏血少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临卧时用竹叶汤服。

备注方中生地滋肾阴、养心血,为君药;玄参助生地壮水以制火,天冬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丹参当归补心血,人参茯苓益心气,柏子仁远志宁心安神,共为臣药;五味子酸枣仁敛心气,安心神,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朱砂为衣,取其入心以安神,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滋阴养血补心神之功。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万病回春》卷四:天王补心丹

药方名称天王补心丹

处方人参15克五味子当归(酒洗)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玄参茯神(去皮)丹参桔梗(去芦)远志(去心)各15克黄连(去毛,酒炒)60克 生地黄(酒洗)120克石菖蒲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滋阴泻火,养心安神。治阴虚火旺,心神失养,惊悸怔忡,健忘失眠,咽喉干燥,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临卧时用灯心、竹叶煎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猜你喜欢

  • 打老儿丸

    《万氏家抄方》卷四:打老儿丸药方名称打老儿丸别名延寿丹(《古今医统》卷九十三)。处方石菖蒲(去须毛,嫩桑枝条拌蒸,晒干,不犯铁器)、干山药(蒸出晒干)、川牛膝(去头,用黄精自然汁浸,漉出,酒浸1宿,若

  • 苍己散

    药方名称苍己散别名湿热散处方厚朴1两,姜黄1两,苍术2两,防己2两,黄芩1两,半夏(生)1两,黄柏1两,防风1两,白芷1两,南星1两,独活1两,陈皮1两,花粉1两,川芎1两,赤芍1两,甘遂1两,大戟1

  • 冷汤

    《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冷汤药方名称冷汤处方甘草3寸(炙黄,为细末),人参半钱(为末),黑附子(去皮脐,末)半钱,淡竹叶14片,大枣5枚。功能主治瘴毒,内寒外热,咽嗌间烦躁不解。用法用量以

  • 杏仁粥

    药方名称杏仁粥处方杏仁15克 白米50克制法将杏仁去皮、尖,水研滤汁,同白米煮粥食用。功能主治可供早晚餐,温热服。用法用量将杏仁去皮、尖,水研滤汁,同白米煮粥食用。摘录《食医心镜》

  • 金盖散

    药方名称金盖散处方黄牛粪尖(晒燥,砻糠火煅黑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腐烂不收,和皮脱去。用法用量以此散撒在褥席上,令儿眠上;若以绢袋盛之,通身扑之亦可。摘录《救偏琐言》卷十

  • 百灵膏

    《外科百效》卷一:百灵膏药方名称百灵膏处方生地黄5钱,熟地黄5钱,赤芍5钱,白芍5钱,白芷5钱,两头尖5钱,木鳖100粒,蓖麻100粒,巴豆50,穿山甲5片,真桐油1斤。制法将前药浸一宿,煎成炭浮起,

  • 二味消风散

    药方名称二味消风散处方苏州薄荷叶蝉蜕(去头、足、土)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皮肤瘙痒,不能忍者。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酒调下6克。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 加减养心丸

    药方名称加减养心丸处方当归身5钱(生),醋白芍3钱,大生地5钱,大乌梅5个(用肉),干麦冬5钱(去心),酸枣仁5钱(炒),辰砂5分(为衣)。制法上为细末,乌梅四物汤熬膏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便血。用

  • 痢泻丸

    药方名称痢泻丸处方全当归6两,生白芍6两,枳壳2两,槟榔2两,莱菔子2两,车前子1两,生甘草1两。制法上共研细末,水发为丸,如莱菔子大。功能主治痢疾,泄泻。用法用量每服5钱,小儿每服3钱,开水送下。摘

  • 和气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和气汤药方名称和气汤处方木香紫苏槟榔陈皮半夏香附青皮甘草乳香没药功能主治治任脉病,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拘急不得俯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嵩崖尊生》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