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楝丸

川楝丸

《医级》卷八:川楝丸

药方名称川楝丸

处方川楝子茴香各60克附子30克

制法上三味,用酒300毫升,煮尽为度,焙,晒干,炒,研末。

功能主治主奔豚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药末30克,用延胡15克,全蝎18个,丁香18粒,别为末,与前末和匀,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酒送下,痛甚者,当归煎汤送下。

摘录《医级》卷八

《卫生总微》卷十三:川楝丸

药方名称川楝丸

处方干漆3分(炒碎,烟出尽),雄黄1分(研,水飞),巴豆霜1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胃寒虫动,心腹疼痛,及上中下焦因虚而虫动。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量大小加减,取东引石榴根煎汤送下;痛甚者,煮苦楝根汤或煎芜荑汤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直指小儿》卷四:川楝丸

药方名称川楝丸

别名金铃子丸

处方木香3钱,槟榔3钱,三棱3钱,蓬术(炮)3钱,青皮(去白)3钱,陈皮3钱,川楝肉3钱,芫花(米醋浸,炒)半两,辣桂3钱,牵牛(生,取仁)3钱,川巴豆肉(不去油)1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小腹痛,引腰脊挛曲,身不能直。

用法用量金铃子丸(《得效》卷十二)。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猜你喜欢

  • 护膜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七:护膜散药方名称护膜散处方白蜡白及各等分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化毒散结,生肌护膜。治痈疽生于胁肋、腰腹空软之处,不论将溃已溃,有透膜之变者。用法用量轻剂3克,中剂6克,大剂9克,黄

  • 黑豆酒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黑豆酒药方名称黑豆酒处方酒5升,鸡屎白半盏,黑豆1升(打碎)。制法先将黑豆铛中炒令香熟,即入鸡屎白,同炒良久,以酒投入,取出,以绢滤去滓,将酒瓷器盛。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腰背反折,四

  • 防风黄耆汤

    《古今名医方论》卷二引柯韵伯方:防风黄耆汤药方名称防风黄耆汤处方防风、黄耆等分。功能主治中风不能言,脉沉而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用防风以驱逐表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黄耆以鼓舞正气,黄耆得

  • 橘苏散

    药方名称橘苏散别名杏苏汤、橘苏汤、橘苏饮处方橘红1两,紫苏叶1两,杏仁(去皮)2两,桑白皮(炙)2两,半夏(洗7次)2两,贝母(去心)2两,白术2两,五味子2两,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伤寒咳嗽,身热

  • 调经酒

    《医方易简》卷一:调经酒药方名称调经酒处方全当归5两,远志肉5两,生甘草3钱(洗1-2次)。功能主治经水不调,气血乖和,不能受孕,或生过一胎,停隔多年者。用法用量上用稀布袋盛之,以甜白酒10斤,如无好

  • 独活细辛散

    药方名称独活细辛散别名独活散处方独活1钱,细辛1钱,附子(炮,去皮脐)1钱,甘菊花1钱,麻黄(去芦)1钱,白芷1钱,五味子(杵,炒)1钱,紫菀茸1钱,赤茯苓1钱,肉桂1钱,白术1钱,川芎1钱,桑白皮1

  • 理脾阴煎

    药方名称理脾阴煎处方南沙参6克白术6克(土炒)茯苓3克山药4.5克 白扁豆6克(炒)陈皮3克甘草1.5克茵陈0.6克栀子1.5克白芍3克(炒)苡仁9克谷芽9克(炒)功能主治治阳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活血壮筋丹

    药方名称活血壮筋丹处方制川乌8两,川牛膝1两6钱,地龙8钱,桂枝8钱,菖参8钱,全蝎8钱,土鳖8钱,制乳香4钱,制没药4钱,血竭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血竭为衣。功能主治活血壮筋。主筋骨疼痛,周身

  • 赤豆散

    《普济方》卷四○六:赤豆散药方名称赤豆散处方赤豆(研)1分,伏龙肝(研)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天灶火丹,小儿丹发于两膀里尻间,正赤,流至阴处。用法用量每用1分,以鸡子白调涂患处。摘录《普济方》卷四

  • 茴香饮

    药方名称茴香饮处方八角茴香、白牵牛(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膀胱偏坠,疝气。用法用量空心酒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