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楝汤

川楝汤

万病回春》卷五:川楝汤

药方名称川楝汤

处方川楝子(去核)6克,酒炒小茴香6克,酒炒破故纸6克,青盐6克,煨三棱6克,酒蒸山萸肉6克,煨莪术6克,通草6克,橘核6克,荔枝核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暖肝通络,软坚消肿。主肝气郁滞。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竹林女科》卷一:川楝汤

药方名称川楝汤

处方川楝子(炒)1钱,大茴1钱,小茴1钱,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蜜炙),乌药(炒)8分,槟榔8分,乳香(去油)8分,玄胡索8分,木香5分,麻黄6分。

功能主治经来有两条筋从阴吊至两乳,痛不可忍,身上发热。

用法用量生姜3片,葱1根,水煎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回春》卷五:川楝汤

药方名称川楝汤

处方川楝子(去核)、小茴香(酒炒)、破故纸(酒炒)、青盐、三棱(煨)、山茱萸(酒蒸,去核)、莪术(煨)、通草橘核荔枝核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一切疝气。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收功,加马蔺花、苍术;如夏、秋之月,暑入膀胱,疝气作痛,加黄连香薷扁豆木通滑石车前子。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诸葛解甲风

    药方名称诸葛解甲风别名发汗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处方麻黄(去根、节)250克绿豆(连皮)300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治夏月感冒。用法用量壮者每服4.5克,次者3克,十岁以下用1.5~1.

  • 肺炎汤

    药方名称肺炎汤处方麻黄3g,炒杏仁9g,甘草3g,生石膏30g(先煎),化橘红9g,牛蒡子12g,鱼腥草30g,川贝母9g。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大叶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胸痛,吐铁锈色痰,鼻

  • 健胃丸

    药方名称健胃丸处方香附3两,良姜1两,百合3两,香橼1两,木香2两,贡桂1两,白豆蔻2两,广砂仁2两,黄连1两,内金炭3两,莱菔炭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除寒

  • 妇科回生丹

    药方名称妇科回生丹处方大黄1斤,红花3两,苏木3两,黑豆1斤,黄酒1斤,醋3斤(先将大黄轧成小碎块,红花、黑豆、苏木3味用清水熬汁,熬透去滓滤净,用汁煮大黄,待汁浸入,次将醋倒入,用微火徐徐煮之,须用

  • 白杏膏

    药方名称白杏膏处方轻粉1钱,杏仁7个(去皮)。制法捣烂。功能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将疮去痂,先抹猪胆汁,后涂药。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 痢疾奇效方

    药方名称痢疾奇效方处方萝卜(捣取自然汁)2酒杯,生老姜(自然汁)半酒杯,生蜂蜜1酒杯,陈细茶(浓煎)1盏。功能主治痢疾。不拘红白久近,日夜不止,越二十八夜不能睡,药穷待毙者。用法用量上和匀内服,若无鲜

  • 马兜铃散

    《圣惠》卷四十二:马兜铃散药方名称马兜铃散处方马兜铃1两,人参1两(去芦头),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两(去根节),五味

  • 黄连化痰丸

    《丹溪心法》卷二:黄连化痰丸药方名称黄连化痰丸别名黄连清化丸、黄连清痰丸处方半夏1两半,黄连1两,吴茱萸(汤洗)1钱半,桃仁24个(研),陈皮半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痰。伤热物吐

  • 雄黄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雄黄散药方名称雄黄散处方雄黄(研)、香墨、干蝎(炒)、蝉蜕(炒),各半两。龙脑(研)、麝香(研)、丁香、牛黄(研)、腻粉,各一分。朱砂(研.三分)、南星(炮裂.一两)

  • 凉血芍药汤

    药方名称凉血芍药汤处方白芍(酒炒)、归梢、牛地黄、酒红花、地骨皮。功能主治痘疮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