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巴豆膏

巴豆膏

《圣惠》卷六十五:巴豆膏

药方名称巴豆膏

处方巴豆7粒(去皮,研),硫黄半两(细研),白矾半两(烧灰),芜芎半两,猪脂3两。

制法上为末,炼猪脂成油,入前药末调和令匀。

功能主治一切疥疮有虫,时作瘙痒。

用法用量每用莲子大,于手掌内搓涂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普济方》卷三○八引《经验良方》:巴豆膏

药方名称巴豆膏

处方巴豆1粒(研烂),猪脂膏少许(一方用胭脂膏少许)。

功能主治蜈蚣及虫咬伤痛。

用法用量调涂疮口。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经验良方》

圣济总录》卷一四○:巴豆膏

药方名称巴豆膏

处方巴豆5粒(去壳,生研),蜣螂1枚(去足翅,生用)。

制法上药同研匀如膏。

功能主治箭镞入骨,不可拔,无计得出者。

用法用量用时丸如绿豆大,涂箭疮内。须臾痛定,微痒且忍之,待极痒不可忍,撼动箭镞即拔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巴豆膏

药方名称巴豆膏

处方巴豆(去壳,炒焦)。

制法研如膏。

功能主治肉死涂之即腐,未死涂之生肌。主发背中央肉死,及恶疮、臁疮内有毒根,久不收敛者。

用法用量外涂。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

猜你喜欢

  • 龟鹿二仙膏

    《证治宝鉴》卷三:龟鹿二仙膏药方名称龟鹿二仙膏处方龟版胶、鹿角胶。功能主治耳聋属精脱者。用法用量合煎。摘录《证治宝鉴》卷三《张氏医通》卷十三:龟鹿二仙膏药方名称龟鹿二仙膏处方鹿角胶1斤,龟版胶半斤,枸

  • 葛花黄连丸

    药方名称葛花黄连丸处方黄连1斤(酒蒸,浸去酒,晒干),枳壳半斤(去瓤,炒),干葛4两,葛花4两(如无,以葛代之),槐花4两,木香3两。制法上为末,留浸黄连酒作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嗜欲恣情,酒

  • 淋沥汤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淋沥汤药方名称淋沥汤处方滑石12克石韦9克(去毛)榆皮9克 葵子9克通草12克制法上五味,切。功能主治治小便难,淋沥不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 流金丸

    《扶寿精方》:流金丸药方名称流金丸处方大黄4两(酒浸,切薄片,九蒸九晒。初用大香2炷蒸熟透,取晒。如初次蒸不透,后次虽八蒸亦不能透矣),石膏2两(水飞),陈皮(去白)1两5钱,香附(去毛)1两5钱,桔

  • 栀子生姜豉汤

    药方名称栀子生姜豉汤处方栀子9克(劈)生姜15克 香鼓4克(绵裹)功能主治治栀子鼓汤证兼见呕吐者。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生姜,取200毫升,纳豉,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

  • 蛤蚧救喘丹

    药方名称蛤蚧救喘丹处方人参60克 熟地60克麦冬9克肉桂3克 苏子6克蛤蚧6克半夏0.9克功能主治补气救脱,降逆平喘。治产后气喘,气血将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 参术姜桂饮

    药方名称参术姜桂饮处方人参5分,白术(炒)6分,干姜(炒)6分,桂6分,茯苓6分,扁豆(姜汁炒)6分,山药(炒)6分,陈皮4分,甘草4分。功能主治小儿久泻,面色赤,身热口渴,属脾胃极虚,阳气外散者。用

  • 松叶酒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松叶酒药方名称松叶酒处方青松叶,一斤。炮制青松叶一斤,细挫如豆,木石臼中捣令汁出,用生绢囊贮。以清酒一斗浸二宿,近火煨一宿;或无酒止用水浸,亦可。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斜,亦治三

  • 灵丹

    药方名称灵丹处方防风2钱5分,北细辛2钱5分,黄芩2钱5分,石膏2钱5分,元参2钱5分,羌活2钱5分,荆芥2钱5分,小生地2钱5分,连翘2钱5分,黄柏2钱5分,甘草2钱5分,白芷2钱5分,白菊花2钱5

  • 海浮石滑石散

    药方名称海浮石滑石散处方海浮石4钱,飞滑石4钱,杏仁4钱,薄荷2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亦治大人。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百部煎汤调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