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羚角汤

柴胡羚角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羚角汤

药方名称柴胡羚角汤

处方鳖血柴胡6克 归尾6克 杜红花3克碧玉散9克(包煎)羚角片9克(先煎)桃仁9粒 小青皮4.5克 炒川甲3克 吉林人参3克 醋炒生锦纹9克

功能主治和解偏重破积主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热入血室,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则昏厥,舌干口臭,便闭溺短者。

用法用量水煎,临服调入牛黄膏3克。

备注此方以鳖血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并为君药;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并为臣药;川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妙在人参大补元气,牛黄膏清醒神识,并为佐使药。诸药相配,既能和解阴阳,又可大破血结,故适用于上症。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柴胡羚角汤

药方名称柴胡羚角汤

处方鳖血柴胡2钱,归尾2钱,杜红花1钱,碧玉散3钱(包煎),羚角片3钱(先煎),桃仁9粒,小青皮1钱半,炒川甲1钱,吉林大参1钱,醋炒生锦纹3钱。

功能主治和解阴阳,大破血结。主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少阳内陷阳明厥阴,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至昏厥,舌干口臭,便闭尿短。

用法用量临服调入牛黄膏1钱。

各家论述此方君以鳖血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佐以川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妙在人参大补元气,以协诸药而神其用。牛黄膏清醒神识,以专治谵语如狂。此为和解阴阳,大破血结,背城一战之要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猜你喜欢

  • 葶苈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葶苈散药方名称葶苈散处方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45克(锉)当归22克(锉,微炒)大腹皮30克(锉)木香15克紫苏茎30克 陈橘皮30克

  • 枳壳除痔丸

    药方名称枳壳除痔丸处方大枳壳120克(去瓤,别为末)大草乌120克(不去皮、尖,别为末)制法上以草乌细末,人猪大脏内,用醋2~2.5千克,煮干,如未烂,更加醋煮十分烂为度,余醋些小捣候脏烂,却入前枳壳

  • 发毒散

    药方名称发毒散处方地龙(去土)、防风(去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出迟。用法用量《普济方》有甘草一两。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 加味牛黄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牛黄散药方名称加味牛黄散处方牛黄(另研.二钱半)麝香(另研.二钱半)犀角屑(二钱半)羚羊角屑(二钱半)龙齿(另研.二钱半)防风(去芦.二钱半)天麻(二钱半)独活(

  • 山虎汤

    药方名称山虎汤处方蛤蚧尾1对(酒洗)生地12克(切片,蛤粉炒)沉香1.5克 破故纸4.5克(合桃肉拌炒)人参6克沙参12克茯苓6克山药9克 贝母6克杏仁9克麦冬4.5克功能主治治肾经之咳,或呛或喘,痰

  • 麻黄调心泄热汤

    药方名称麻黄调心泄热汤别名麻黄汤处方麻黄4两,生姜4两,细辛5两,子芩5两,茯苓5两,芍药5两,白术2两,桂心1两,生地黄(切)1升。功能主治调心泄热。主心脉厥大,小肠热,齿龋嗌痛。用法用量麻黄汤(《

  • 姜苏饮

    药方名称姜苏饮处方生姜、橘皮、苏叶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面青唇暗,振栗指冷,或皮肤粟生,或吐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许氏幼科七种·热辨》

  • 鸡冠丸

    药方名称鸡冠丸别名圣功丸处方鸡冠花、椿根皮(并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结阴便血不止,疼痛无时。气痔下血,肛边疼痛。用法用量圣功丸(原书卷一四二)。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 濡木饮

    药方名称濡木饮处方白芍1两,熟地5钱,川芎5钱,柴胡5分,香附5分,炒桅子5分,神曲5分,白豆蔻1粒。功能主治肝燥气郁,两胁胀满,皮肤如虫之咬,干呕而不吐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救脱活母汤

    药方名称救脱活母汤处方人参60克肉桂3克(去粗皮,研)当归30克(酒洗)麦冬30克(去心)山茱萸15克 熟地30克(九蒸)枸杞子15克阿胶6克(蛤粉炒)荆芥(炒黑)6克功能主治补气血,益肝肾,救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