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花散

槐花散

普济本事方》卷五: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炒)柏叶(烂杵,焙)荆芥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

制法上药经炮制后,各称等分,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肠止血,疏风下气。治肠风,脏毒,痔疮便血,血色鲜红或紫暗,证属湿热内蕴者。

用法用量用清米饮调下6克,空腹时服。

注意便血日久,见有气虚或阴虚者,非本方所宜。

备注方中槐花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君;侧柏叶槐花凉血止血,炒荆芥祛风理血为臣;枳壳宽肠利气为佐、使。合用共奏清肠疏风,凉血止血之功。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五

丹溪心法》卷二: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当归枳壳各30克槐花60克甘草15克乌梅15克

功能主治燥湿理气,凉血止血,治湿浊内阻,肠胃不调,脘腹胀满,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上以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经验良方》: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30克(15克炒,15克生)山栀子30克(去皮,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清肠止血。治脏毒,酒病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新汲水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引《经验良方》

《良朋汇集》卷六: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30克百草霜15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血崩。

用法用量每服9~12克,温酒调下,若昏愦不省人事,则烧红秤锤淬酒下。

摘录《良朋汇集》卷六

普济本事方》: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15克(炒),柏叶15克(烂杵,焙),荆芥穗15克,枳壳15克(去瓤,细切,麸炒黄)。

功能主治疏风下气,清肠止血。主潮热内蕴。

用法用量研为细末,每次6克,空腹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

《金鉴》卷四十: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炒侧柏叶、醋炒枳壳、川黄连、炒荆芥穗。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肠风、脏毒便血。热伤阴络,热与风合为肠风,下血多清;热与湿合为脏毒,下血多浊。

用法用量乌梅汤调服。

肠风,加秦艽防风;脏毒,加炒苦楝、炒苍术

摘录《金鉴》卷四十

方出《百一》卷十四,名见《得效》卷七: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槐角各等分(炒香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脱肛。

用法用量羊血蘸药,炙热食之,以酒送下。或以猪膏去皮蘸药炙服。

摘录方出《百一》卷十四,名见《得效》卷七

《圣惠》卷九十二: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微炒)半分,白术半分,熟干地黄半分,芎?半分,黄耆(锉)1分,木香1分,当归(锉,微炒)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大便出血,腹痛黄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1两(炒),蒲黄半两,川面姜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衄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新水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

《回春》卷四: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当归1钱,地榆1钱,生地7分,芍药7分,黄芩7分,升麻7分,枳壳8分,槐花8分,阿胶8分,防风5分,侧柏叶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粪后红。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回春》卷四

《本事》卷五: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别名槐花

处方槐花(炒)、柏叶(烂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肠风脏毒。

用法用量槐花汤(《准绳·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

各家论述1.《本事方释义》:槐花气味苦寒,入手足阳明、厥阴,柏叶气味苦辛微寒,入足太阴;荆芥穗气味辛温,入足太阳、少阳,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此脏毒肠风下血不止,纯用辛凉苦寒之药,以泄肠胃之热,血得凉而宁静,则病自然减耳。

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侧柏养阴燥湿,最清血分;槐花疏肝泻热,能凉大肠;荆芥散瘀搜风;枳壳宽肠利气。

摘录《本事》卷五

《洁古家珍》: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青皮槐花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痢久不止,腹中不痛,不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热服。

摘录《洁古家珍》

《疡科选粹》卷五: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荆芥枳壳艾叶

功能主治痔漏,或肛门肠肿流脓血,其痛如割不可忍,及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上以水煎,入白矾量许,先熏后洗。

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朱氏集验方》卷七: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咯血失声。

用法用量糯米饮调服2钱。仰卧。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七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苏木、败荷叶赤芍药、黄连甘草枳壳、干莲蓬、石榴皮当归各等分。

功能主治肠风下痢,脓血相杂。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煎1盏,空心服;白痢,用白姜、枣子煎;红痢,白茅根煎;五色痢,淡竹青煎;噤口痢,石莲肉煎;小便不通,木通泽泻滑石车前子煎;水泻,御米壳煎;渴者,木瓜乌梅煎;身有热,柴胡黄芩麦门冬煎。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

苏沈良方》卷七: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皂角(去皮,烧烟绝)、白矾(熬沸定)、槐花(炒黄黑色)、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化胃膈热涎。主膈热生涎,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调下。

临床应用呕吐:嘉兴李使君,曾病呕,每食讫辄吐,如此二月,服反胃药愈甚,或谓有痰饮,投半夏旋服之,亦皆不验。服之即时愈。又有一老青衣病呕,与服之,又愈。

摘录苏沈良方》卷七

奇效良方》卷六十: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别名槐花一物散

处方槐花不以多少。

制法上晒干,研末。

功能主治舌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槐花一物散(《医方考》卷五)。

各家论述医方考》:诸见血皆是火证,槐花能疗血中之热,故愈。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

《医级》卷八: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当归防风枳壳(麸炒)、槐花黄芩地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五种肠风,血泄或痔漏脱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送下。

摘录《医级》卷八

《卫生总微》卷十一: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拣净,炒)、地榆(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痢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乳食前米饮调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医统》卷四十二: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黄连3分,枳壳3分,槐花1两。

功能主治肠胃不调,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上以槐花炒二味药,去花不用,只将二味用水1盏半,煎7分,空心服。

摘录《医统》卷四十二

《鸡峰》卷十七: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1分,荆芥1分,千针草半两,伏火硇砂3钱。

制法上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五痔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麝香1钱同研如粉,用好酒1盏,临卧煎热调药末下丸子,1日3服。

摘录《鸡峰》卷十七

《接骨入骱》:槐花散

药方名称槐花散

处方槐花4两,黄芩4两。

制法上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大肠,粪后去红急涩,面赤气滞。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空心灯心汤送下。

摘录《接骨入骱》

猜你喜欢

  • 红芍药散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红芍药散药方名称红芍药散处方红芍药1两,川大黄半两,甘草半两,地黄1两(干者)。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脾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中盏,煎至6分,

  • 补血当归汤

    药方名称补血当归汤处方当归5钱,菊花5钱,川芎2钱,白术2钱,细辛2钱,茺蔚子2钱,白芍2钱,羌活2钱,薄荷2钱,大黄2钱,甘草3钱,车前3钱,防风2钱半,白蒺藜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行经,去

  • 补骨脂煎

    方出《本草图经》引《续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九),名见《寿亲养老》卷四:补骨脂煎药方名称补骨脂煎别名补骨脂散处方破故纸10两,胡桃瓤20两。制法破故纸净择去皮,洗过,捣筛令细,胡桃瓢汤浸去皮,细研

  • 解毒香豉饮子

    药方名称解毒香豉饮子处方香豉2两,石膏3两,栀子仁1两,大青1两,川升麻1两,川芒消1两,甘草半两(生用),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制法上细锉,拌合令匀。功能主治心肺脏热,毒攻于皮肤,遍生赤斑,重者

  • 莲子龙眼粥

    药方名称莲子龙眼粥处方莲子15克龙眼肉10克糯米30克制法将莲子、龙眼肉、糯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用法用量温热食。每日2次。摘录《民间方》

  • 昆布煎

    药方名称昆布煎处方昆布2两,海藻2两,芍药2两,人参2两,款冬花2两,白石英2两,桑白皮2两,桂2两,柏子仁2两半,茯苓2两半,钟乳粉2两半,紫菀1两,甘草1两,吴茱萸1两半,五味子1两半,细辛1两半

  • 葛根饮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葛根饮药方名称葛根饮别名葛根汤处方葛根1两,葱白1握,豉半升,米1合。功能主治热病劳复,身体痛;天行,壮热烦闷。用法用量上先切葛根,以水9升,煮取7升;纳葱白,更煮取4升;

  • 撮合山

    《扶寿精方》:撮合山药方名称撮合山处方五倍子(炒)、绛真香(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疮疡皮肉不生,久不合口。用法用量敷患处。摘录《扶寿精方》《扶寿精方》:撮合山药方名称撮合山处方乳香2钱,苦丁香1

  • 黄连黄柏知母丸

    药方名称黄连黄柏知母丸处方黄连、黄柏、知母(酒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足下时热如火,表则恶寒。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至100丸,空心以百沸汤送下,以饮食压之。摘录《松崖医

  • 地髓煎丸

    药方名称地髓煎丸处方生地黄1斤(取汁),牛膝(去苗,酒浸1宿,为末)。制法上将地黄汁银石器内熬成膏子如饧,搜和牛膝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通经脉,补虚羸,强脚膝,润泽肌肤,和畅筋脉。主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