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肾汤

温肾汤

兰室秘藏》卷下:温肾汤

药方名称温肾汤

处方柴胡黄根各1.8克 白茯苓白术黄柏猪苓升麻各3克苍术防风各4.5克泽泻9克

功能主治治面色萎黄,身黄,脚痿弱无力,阴汗。

用法用量上药分作二服,每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会约医镜》卷十:温肾汤

药方名称温肾汤

处方熟地240克山药(炒)枣皮(醋蒸)各120克泽泻36克(盐水浸)茯苓90克补骨脂(酒炒)90克菟丝子(淘去泥沙,酒蒸)120、克五味子(微炒)60克肉桂120克附子120~150克

制法上药先将地黄、枣皮捣成膏,再将各药研末,加山药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固涩止泻。治命门火衰,五更及天明泄泻,多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

猜你喜欢

  • 当归秦艽散

    药方名称当归秦艽散处方白术1钱,茯苓1钱,秦艽1钱,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熟地黄(酒蒸)1钱,陈皮1钱,半夏曲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五疸。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当归秦艽丸”(见《中国医

  • 理湿止痒扑药

    药方名称理湿止痒扑药处方地肤子1两,僵蚕5钱(炒),白鲜皮5钱,白芷3钱,荆芥穗5钱,茵陈5钱,败酱草5钱,白矾3钱(煅),益元散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装布袋内。功能主治祛风理湿止痒。主用法用量随便擦

  • 抵圣熊胆丸

    药方名称抵圣熊胆丸处方熊胆、麝香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发背疮,焮热疼痛,手按不可忍者。用法用量凡用药,先以温水洗疮令净,安1丸于疮口内,上掺解毒生肌散,后用醋面糊,摊于故帛上盖之。

  • 厚朴人参汤

    药方名称厚朴人参汤处方厚朴4两(炙),橘皮2两,人参2两,高良姜1两,当归1两,藿香1两。功能主治霍乱心腹痛,烦呕不止。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5合,绞去滓,分3次温服,服别相去如人行6-7里。注意

  • 白茯苓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白茯苓汤药方名称白茯苓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五灵脂1两,白芷(微炒)1两,黄明胶(两片)1两(炙令燥)。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

  • 针头丸

    药方名称针头丸处方川乌尖7个(去坏,干)白僵蚕7个(去嘴、丝)硼砂10枚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调药,不令稀,摊在碗内,用荆芥、艾各30克,皂角小者1茎,烧烟,将药碗高覆熏之,常将药膏搅转,又摊又熏,皂角

  • 白芥丸

    方出《普济方》卷一六七,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白芥丸药方名称白芥丸处方甘遂、朱砂、风化朴消、大戟、白芥子、黑芥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热痰烦闷,头晕眼花,四肢不用。用

  • 三紫汤

    药方名称三紫汤处方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功能主治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比圣散

    药方名称比圣散处方硇砂1两,血竭1两,没药1两,海马1对,桂1分,木香1分,朱砂1分,干漆2两,虫21个,龙脑1钱,水蛭14个,当归1两,硼砂1钱,阿魏1分。制法上为细末,1处和匀。功能主治妇人血气,

  • 阿胶饮子

    《外科精要》卷上:阿胶饮子药方名称阿胶饮子处方牛胶(锉,蛤粉炒如珠)1两,粉草1两,橘红5钱。功能主治一切痈疽疖毒。用法用量上作3剂。水煎服。摘录《外科精要》卷上《圣惠》卷七十四:阿胶饮子药方名称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