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点眼杏仁膏

点眼杏仁膏

《圣惠》卷三十二:点眼杏仁膏

药方名称点眼杏仁膏

别名杏仁

处方杏仁1分(去皮尖),腻粉半钱。

制法上合研如膏。

功能主治丹石毒冲目赤痒,及生浮膜。目生胬肉,或痒或痛,息肉渐长,侵覆瞳仁。

用法用量杏仁膏(《普济方》卷八十四)。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二:点眼杏仁膏

药方名称点眼杏仁膏

处方杏仁油半鸡子壳许,食盐(末)1钱。

制法用银石器着盐末并杏仁油相和,以柳枝1握,紧束缚一头,研3日色黑,又取熟艾如鸡子大,掘地作坑子,置瓦于坑,上安艾,烧令通气,火尽即成,更和令匀,常盖头。

功能主治眼胎赤。

用法用量每以绵缠杖头,点少许在两眦头,夜卧时点。频用甚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点眼杏仁膏

药方名称点眼杏仁膏

处方杏仁(汤浸,去皮尖,研)半两,黄连(去须)1两,轻粉半钱。

功能主治肝热,飞血赤脉。

用法用量上药以新绵裹,水1盏,浸1复时。每日3-5次点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一○九:点眼杏仁膏

药方名称点眼杏仁膏

处方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半两,黄连(去须,锉)半两,青盐半两,腻粉1钱匕。

制法先以水1盏半,煎杏仁黄连至半盏,滤去滓,入盐及腻粉,更煎5-7沸,入盒中盛候冷。

功能主治目生胬肉,风翳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杏仁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猜你喜欢

  • 和荣抑气汤

    《玉案》卷三:和荣抑气汤药方名称和荣抑气汤处方当归2钱,生地2钱,玄胡索2钱,木香2钱,沉香2钱,红花、乌药、郁金、山楂、苏木。功能主治跌坠所伤,心腹作痛。用法用量方中红花、乌药、郁金、山楂、苏木用量

  • 鸡内金丸

    药方名称鸡内金丸别名鸡膍胵丸处方鸡内金(洗,晒干)5两,栝楼根(炒)5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膈消;膀胱有热,消渴饮水,下咽即利。用法用量鸡膍胵丸(原书卷五十九)。摘录《圣济总录

  • 补骨脂酊

    药方名称补骨脂酊处方补骨脂6两,75%酒精12两。制法将补骨脂碾碎,置酒精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去滓。功能主治调和气血,活血通络,润肤止痒,生发祛白斑。主白癜风,扁平疣,斑秃,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用法用

  • 地黄芎穷丸

    药方名称地黄芎穷丸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芎穷3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3分,当归(切,焙)3分,柴胡(去苗)半两,刺蓟半两,桑寄生(焙干)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1两,龙骨3分,阿胶(

  • 复亨丹

    药方名称复亨丹处方倭硫黄(即石硫黄)10分,鹿茸8分(酒炙),枸杞子6分,人参4分,云茯苓8分,淡苁蓉8分,安南桂4分,萆薢6分,全当归6分(酒浸),小茴香6分(酒浸,与当归同炒黑),川椒炭3分,炙龟

  • 虎掌汤

    药方名称虎掌汤处方虎掌(锉)半两,大黄(锉,炒)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30枚,水蛭(以糯米同炒,米熟去米)21枚。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妇人月水木利,腹中满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

  • 柏叶饮

    药方名称柏叶饮处方侧柏叶多用(入白矾水煮,焙干)、川百药煎(炒)、蔓荆子(炒)各等分。功能主治便血。用法用量入乳香末,浓米饮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 杏参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杏参散药方名称杏参散处方桃仁(去皮.尖.麸炒)、人参(去芦)、杏仁(去皮.尖.麸炒)、桑白皮(蜜炒微赤.再泔浸一宿,焙),各等分。炮制为细末。功能主治除痰下气,治胸

  • 附子白术汤

    药方名称附子白术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术1两,芎?3分,独活(去芦头)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伤寒柔痓,手足逆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颈项强直,摇头口噤。用法用

  • 益心酮片

    药方名称益心酮片来源为山楂叶经提取总黄酮制成的片。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气特异,味涩、微苦。炮制取山楂叶,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以乙醇为溶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