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瘰疬膏

瘰疬膏

疡医大全》卷十八: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金线重楼4两,金线吊虾蟆4两,蓖麻仁4两,商陆4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露蜂房2两,防风2两,蛇蜕2两,大黄1两,土木鳖1两,穿山甲1两,番木鳖1两,射干1两,川乌1两,草乌1两,枳壳1两,当归1两,红花1两,白芷1两,僵蚕1两,紫花地丁1两,紫背天葵1两,活雄鼠1个,干蟾1个,芫花1两5钱,巴豆肉5钱,急性子5钱,鲫鱼4尾。

制法麻油3斤浸七日,熬枯去滓,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称热油1斤,加银朱8两,收之成膏,下净黄蜡8两,再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血竭儿茶各5钱,麝香2钱,潮脑2两,乳细下之,搅匀,收贮,摊宜厚些,速效如神。

功能主治瘰疬。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回春》卷八: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真香油4两,象皮3钱,黄蜡3钱,官粉1两5钱,乳香3钱,没药3钱,孩儿茶1两,龙骨1两5分,血竭1钱。

制法真香油熬象皮令熟,去滓,入黄蜡、官粉,离火凉温,入乳香没药、孩儿茶龙骨血竭,搅匀,以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任意点之。

摘录《回春》卷八

普济方》卷二九一: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灯心灰半两,乳香半两,黄丹半两,定粉半两。

制法麻油4两,煎成膏子。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贴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一

《蕙怡堂方》卷三: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大黄1两(入麻油熬枯,去滓离火),轻粉5钱,官粉5钱,白蜡5钱,黄蜡1两,乳香1钱半,没药1钱半,冰片2分。

制法上药入油内熬膏。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蕙怡堂方》卷三

《青囊秘传》: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没药(炙,末)2钱,乳香(炙,末)2钱,血余炭(研,末)2钱,穿山甲(炙,末)3片,番木鳖(去皮,切片)8个,东丹2两,麻油3两,麝香(俟膏冷调入)1分。

制法先将木鳖肉麻油熬枯取出,并各药研细,俟油熬至滴水成珠,入各药末,令和匀,后起锅放地下,入东丹,将柳枝不住手搅,膏老嫩得中。如老,丹少入,嫩,丹多入,候冷,入踌香末和匀,起锅,入冷水三日,退火气,方可摊贴。

功能主治瘰疬。

摘录《青囊秘传》

猜你喜欢

  • 小胃丹

    药方名称小胃丹处方芫花(好醋拌匀,过一宿,瓦器炒令黑,不要焦)甘遂(湿面裹,长流水浸半日,再水洗晒干;又云:水浸,冬七日,春、秋五日,或水煮亦可)大戟(长流水煮一时,再水洗晒干)各15克大黄(湿纸裹煨

  • 椒术酒

    药方名称椒术酒处方苍术10两,川椒4两,老酒5斤。制法共贮瓶内,口用箬扎封固,安米在上,以重汤煮至箬上米熟为度。功能主治半身不遂。用法用量初饮尽醉,盖暖出一身臭汗,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回春散

    《古今医鉴》卷七:回春散药方名称回春散处方白矾3克 黄丹2.4克胡椒0.6克 焰消0.3克功能主治治阴冷。用法用量上药研细末,醋调,摊于手内,覆于外阴部。摘录《古今医鉴》卷七《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回

  • 鸬鹚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鸬鹚散药方名称鸬鹚散处方鸬鹚毛翅10片。制法上烧灰为细末。功能主治诸鱼骨鲠在喉中。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浓煎橘皮汤调下;或以绵裹含咽,即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方出《圣惠》卷三

  • 消食散

    药方名称消食散处方谷芽山楂槟榔积壳各等份制法将以上各味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用法用量每服1~2克,每日3次。摘录《民间验方》

  • 黄末子

    药方名称黄末子处方川乌(炮)5钱,草乌(醋煮,炒)5钱,降真香5钱,枫香5钱,肉桂5钱,松香5钱,姜黄5钱,乳香5钱,没药5钱,细辛5钱,当归1两,赤芍药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川芎1两,蒲黄1两,

  • 理肺发表汤

    药方名称理肺发表汤处方羌活、柴胡、干葛、枳壳、枳梗、桑皮。功能主治寒热喘咳无汗症。用法用量足冷腰痛,加独活;夜间热,加升麻;汗少,加防风。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 姜汁炒糯米

    药方名称姜汁炒糯米处方糯米250克生姜汁3匙制法将炒锅放在文火上倒入糯米、生姜汁同炒,炒到糯米爆破,研粉即成。功能主治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妊娠恶阻。用法用量每次1汤匙,每日2次,开水调服。一

  • 归榆汤

    药方名称归榆汤处方当归、甘草、地榆、枳壳、荆芥、薄荷、柏叶。功能主治产后阴蚀。用法用量熏洗产门。注意玉门闭后,疮已合,方可用之。各家论述归、榆凉血养血,荆、薄去风散浮热,柏叶、甘草清火,苍术燥湿,作汤

  • 姜橘汤

    《简明医彀》卷三:姜橘汤药方名称姜橘汤处方橘红4钱,牛姜7钱(略打破,湿纸包,煨,再打碎),枣1枚,粟米1撮。功能主治病后或虚弱人一切呕吐,不纳药食。用法用量水煎,细呷。摘录《简明医彀》卷三《活幼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