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经效散

经效散

《得效》卷十六: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大黄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北柴胡1两(去芦),粉草1分,连翘1分,犀角1钱(后入)。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眼因撞刺生翳,疼痛无时,经久不安者,复被物撞之,兼为风热所攻,转加痛楚,昏暗不见。

用法用量每用3钱,水1盏煎,食后服,仍用磨翳膏点之。

摘录《得效》卷十六

普济方》卷三十八: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狗脊不拘多少。

制法黄者不好,须是黑者,内肉赤色,去皮毛,锉,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肠风酒痢下血,又鼠子痔出血,血痔。

用法用量狗脊,《本草》名贯仲,《图经》云:苗似狗脊,皮黑肉赤,又名作草鸡头是也。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贯众2两(去芦头,烧存性,地上用碗合少顷去火毒,研为细末)。

制法上加麝香1字,同前药研令匀。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米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医略六书》卷三十: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人参1两半,黄耆3两(饴糖炙),厚朴6钱(炒灰),茯苓1两半,龙骨3两(煅),麦冬3两(去心,糯粉炒),生姜7片,大枣10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气虚下陷,痢久发渴,挟滞气而小腹作痛,寒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方中人参扶元以补气之虚,黄耆补气以举气之陷,厚朴灰散滞气以止痛,煅龙骨涩虚脱以止痢,茯苓渗湿和脾气,麦冬生津、润燥渴,姜、枣调和营卫也。为散,米饮下,使元气内充,则阳不复陷,而滞气自化,津液上敷,何有痢久发渴,腹痛寒热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良朋汇集》卷五: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黄芩3钱,当归3钱,芍药3钱,大黄2钱,犀角、粉草、白芷柴胡

功能主治偷针撞刺,昧目飞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猜你喜欢

  • 解毒香豉饮子

    药方名称解毒香豉饮子处方香豉2两,石膏3两,栀子仁1两,大青1两,川升麻1两,川芒消1两,甘草半两(生用),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制法上细锉,拌合令匀。功能主治心肺脏热,毒攻于皮肤,遍生赤斑,重者

  • 藿香脾饮

    药方名称藿香脾饮别名藿香扶脾饮处方厚朴1钱,炙草1钱,半夏1钱,藿叶1钱,陈皮2钱,木香5分,麦芽5分。功能主治腹胀渐至面,足肿及身。黄疸。用法用量藿香扶脾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本方方名,原书

  • 大麦粥

    药方名称大麦粥处方大麦米5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大麦米浸泡轧碎,煮粥加红糖适量。功能主治益气调中,消积进食。适用于小儿疳症、脾胃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用法用量每日2次服食。摘录《民间方》

  • 鸡膍胵散

    《圣惠》卷七十二:鸡膍胵散药方名称鸡膍胵散处方鸡膍胵10具(微炙),桑螵蛸半两(微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菝(艹吉瓜)1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

  • 葛花黄连丸

    药方名称葛花黄连丸处方黄连1斤(酒蒸,浸去酒,晒干),枳壳半斤(去瓤,炒),干葛4两,葛花4两(如无,以葛代之),槐花4两,木香3两。制法上为末,留浸黄连酒作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嗜欲恣情,酒

  • 木香塌气丸

    药方名称木香塌气丸处方木香青皮陈皮白蔻仁 缩砂仁京三棱(炮)蓬莪术(炮)荜澄茄萝卜子枳实(麸炒)各30克威灵仙(去土)9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胸膈气痞,痰食不化。用法用量

  • 丹砂煎

    《圣济总录》卷十五:丹砂煎药方名称丹砂煎处方丹砂(细研,水飞滤过后,焙干更研如粉)3两,石膏5两(研细),黄连(去须,捣筛)1斤,生地黄不计斤两(研取自然汁2升,不得入水)。制法以清水1斗,先煮石膏、

  • 泄肝散

    药方名称泄肝散处方栀子仁荆芥大黄甘草功能主治治肝经有热,眼赤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当归羊肉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当归羊肉汤药方名称当归羊肉汤处方羊肉1两(水煮烂如稀糊),当归末(酒炒)3两,山药末2两,白术末(土炒)3两,砂仁末1两,杜仲末(盐水炒)2两,白糯米1升。制法同煮如食粥法,日

  • 灵脾肉桂酒

    药方名称灵脾肉桂酒处方仙灵脾100g 陈橘皮15g 黑豆皮30g 连皮大腹槟榔3枚 豉30g肉桂30克生姜3片葱白3根(切) 黄酒1000ml炮制1. 将上述药材捣碎,装入纱布袋内;2. 悬挂于小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