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缩脾饮

缩脾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缩脾饮

药方名称缩脾饮

处方砂仁乌梅肉(净)、草果(煨.去皮)、甘草(炙),各四两。干葛、白扁豆(去皮.炒),各二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止吐利。霍乱之后服热药大多致烦躁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大碗,煎八分,去滓,以水沉冷服以解烦,或欲热欲温,并任意服。代熟水饮之极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缩脾饮

药方名称缩脾饮

处方砂仁乌梅肉(净)草果(煨,去皮)甘草(炙)各120克 干葛(锉)白扁豆(去皮,炒)各6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醒脾止吐。治霍乱之后,服热药太多而致烦躁。并治夏月伤暑,烦渴吐利,头痛身热。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当茶频饮。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导源煎

    药方名称导源煎处方党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桔梗2钱,防风7分,荆芥5分,薄荷5分,干姜(炮)5分(或加蜜附子5分)。功能主治喉痹肿痛不能言者。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候凉饮之,徐徐咽下。摘录《喉科

  • 椒仁丸

    《全生指迷方》卷三:椒仁丸药方名称椒仁丸别名治血分椒仁丸处方五灵脂半两,吴茱萸(炒)半两,延胡索(炒)半两,芫花(醋浸1宿,炒)1分,续随子(去皮,研)半两,郁李仁(去皮,研)半两,牵牛(炒熟)半两,

  • 红花桃仁汤

    《症因脉治》卷二:红花桃仁汤药方名称红花桃仁汤处方红花桃仁当归尾赤芍药泽兰叶 楂肉 丹皮红曲功能主治治外感吐血,表邪已解,吐血色紫,上焦蓄血,血臌腹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兰室秘藏》

  • 桂枝茯苓当归汤

    药方名称桂枝茯苓当归汤处方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当归各等分。功能主治半产后恶寒战栗如灌水,虽蒙重被尚鼓颔不止,须臾反烦热如灼,虽寒天欲得凉风,或腰腹疼痛,乍来乍止,其来如刺如割、如绞如啮,而流

  • 大瓜蒌散

    药方名称大瓜蒌散处方大瓜蒌1个(捣烂)红花少许甘草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受暑胁痛,皮黄发泡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

  • 含化玉液丸

    《太平圣惠方》卷四:含化玉液丸药方名称含化玉液丸处方寒水石30克(研)石膏30克(研如粉)葛根30克栝楼根30克乌梅肉15克(炒)麦门冬45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 龙脑3克(研)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 阴阳两救汤

    药方名称阴阳两救汤处方熟地24克附子9克人参6克菟丝子24克(盐水炒)构杞12克茯神6克远志3克(甘草水炒)干河车9克(切)炮姜炭3克功能主治治中风中脏虚证,四肢懈散,昏不知人,遗尿鼾睡。用法用量煎浓

  • 沉香茯苓丸

    药方名称沉香茯苓丸处方沉香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2两,槟榔(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甘草(生用)半两,丁香3两,人参3两。制法上为末,炼

  • 泻肝散

    药方名称泻肝散处方栀子仁荆芥大黄甘草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肝经有热,眼目红肿疼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煎,食后服。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

  • 必效丹

    《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必效丹药方名称必效丹处方川黄连2两,大枣半升,干姜1两,矾半两。制法瓦器盛,泥盐固济,留一窍,木炭火烧,烟息为度,取出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血痢频并。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