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聪耳芦荟丸

聪耳芦荟丸

外科正宗》卷四:聪耳芦荟丸

药方名称聪耳芦荟丸

处方芦荟5钱,大黄(蒸熟)5钱,青黛5钱,柴胡5钱,龙胆1两,当归1两,山栀1两,青皮1两,黄芩1两,木香2钱,南星3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肝胆有火,耳内蝉鸣,渐至重听,不闻声息者。

用法用量每服21丸,食后姜汤送下,日3次。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重订通俗寒伤论》:聪耳芦荟丸

药方名称聪耳芦荟丸

处方生熟川军5钱,芦荟5钱,青黛5钱,柴胡5钱,龙胆草1两,黄芩1两,山栀1两,当归1两,青皮1两,青木香2钱,杜胆星2钱,当门子5分。

制法神曲糊丸。

功能主治苦寒清利,解毒泻火。主黄耳伤寒。两耳红肿黄亮,扪之焮热而痛,两腮红肿痛甚,耳中亦红肿,筑筑然痛,时有黄涎流出,声如蝉噪,两目发黄,身热体痛,恶寒无汗,背脊拘挛串痛,强直难伸,不能转侧,溺短赤涩,脉右濡滞,左浮弦略紧,舌苔白腻带黄,边尖色红,病由风热挟湿温时毒引起的流行性中耳炎。

用法用量每服8分至1钱,以麻黄连赤小豆汤送下。外用清涤耳毒水灌耳。

摘录《重订通俗寒伤论》

猜你喜欢

  • 何膝煎

    药方名称何膝煎处方首乌(制)2两,牛膝1两,鳖甲(醋炙)1两,当归5钱,橘红3钱。功能主治阴疟日久,血癖积于左胁下。用法用量发日空心服。虚,加人参。摘录《类证治裁》卷四

  • 枳杏丸

    药方名称枳杏丸处方杏仁30克(汤泡,去皮、尖,别研)枳壳60克(先研为末)制法上药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用米饮或生姜汤送下。摘录《女科百问》

  • 肠覃汤

    药方名称肠覃汤处方柴胡、当归、赤芍、白术、枳实、丹参、昆布、薏苡仁、三棱、莪术、益母草。功能主治痰湿症瘕(肠覃),腹部肿块,多以下腹部一侧向上增大,呈球形,可移动,无触痛。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大通丸

    《杨氏家藏方》卷一:大通丸药方名称大通丸处方甘草8两(微炙),川乌头8两(炮,去皮脐尖),寒水石2斤(用瓷盒盛,以炭火10斤煅过,火尽为度),肉桂(去粗皮)3两,荆芥穗3两,藿香叶(去土)3两,薄荷叶

  • 黄芩半夏生姜汤

    药方名称黄芩半夏生姜汤别名黄芩汤处方黄芩2钱(炒),生姜2钱,甘草2钱(炙),半夏2钱。功能主治胆府发咳,呕苦水如胆汁。痘疹吐利者。用法用量黄芩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 坎离既济丹

    《杂病源流犀烛》卷八:坎离既济丹药方名称坎离既济丹处方肉苁蓉、生地、麦冬、山萸、杞子、五味、川柏、归身、白芍、天冬、熟地、远志、茯苓、茯神、丹皮、枣仁、人参、泽泻。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热痨。口干咽痛

  • 川乌头丸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引《梅师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三:川乌头丸药方名称川乌头丸处方川乌头1斤(清油4两,盐4两,同于铜铫内熬令裂,如桑根色为度,去皮脐),五灵脂4两。制法上药一处为末,入臼中,捣令

  • 知母汤

    药方名称知母汤处方知母6克 贝母9克 干葛9克 芍药9克石膏12克(碎,裹)黄芩9克杏仁3克(去皮、尖、双仁)栀子仁9克(擘)制法上药八味,切。功能主治治伤寒骨节疼痛,头痛,眼睛疼,咳嗽。用法用量以水

  • 动物肝粥

    药方名称动物肝粥处方动物肝(猪肝、羊肝、牛肝、鸡肝均可)100~150克粳米100克 葱 姜 油 盐各适量制法将动物肝洗净切成小块,与粳米、葱、姜、油、盐一起加水约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

  • 加味清咽利膈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咽利膈汤处方连翘1钱,川连1钱,元参1钱,金银花1钱,黄芩1钱,桔梗1钱,甘草1钱,青防风1钱,牛蒡1钱,荆芥1钱,朴消2钱,薄荷头1钱,山栀1钱,大黄1钱。功能主治喉痹。用法用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