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虎杖散

虎杖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虎杖散

药方名称虎杖散

处方虎杖45克 桂心30克当归30克赤芍药30克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芎藭30克枳实30克(微炒微黄)羌活30克防风30克(去芦头)秦艽30克(去苗)木香30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白虎风。血脉结滞,骨髓疼痛,发作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0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1.5克,煎至150毫升,不计时候,稍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

《圣惠》卷七十九:虎杖散

药方名称虎杖散

处方虎杖3分,牛膝3分(去苗),苏枋半两(锉),红蓝花半两,莲子心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半两,牡丹半两,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鬼箭羽半两,狗膝2个(干者),硇砂半两(研入),琥珀半两,麝香1分(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研令匀。

功能主治产后多时,月水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方出《圣惠》卷七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三三四:虎杖散

药方名称虎杖散

处方虎杖3两,凌霄花1两,没药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三三四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虎杖散

药方名称虎杖散

处方虎杖(锉)。

功能主治小儿实热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量多少与之,不拘时候。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虎杖散

药方名称虎杖散

处方虎杖3两,赤芍药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损伤后,瘀血腹中不行。折伤,血瘀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吴鞠通医案》:虎杖散

药方名称虎杖散

处方牛膝5钱,丹皮3钱,归横须3钱,降香末3钱,琥珀(同研末)6分,两头尖3钱,桃仁泥3钱,麝香(同研冲)5厘。

功能主治由房事不遂而成小便淋浊,茎管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煮3杯,分3次服。

临床应用淋痛:普,三十八岁,小便淋浊,茎管痛不可忍,自用五苓、八正、萆薢分清饮等淡渗,愈利愈痛,细询病情,由房事不遂而成。余曰:溺管与精管异途,此症当通精管为是。用虎杖散,现无虎杖,以杜牛膝代之。服药后,一贴而痛减,五帖而痛止,七帖浊净,后以补奇经而愈。

摘录吴鞠通医案

《本事》卷十:虎杖散

药方名称虎杖散

别名苦杖散、地髓汤

处方苦杖根(俗呼为社牛膝。净洗,碎)1合。

功能主治妇人诸般淋症。

用法用量苦杖散、地髓汤(《得效》卷八)。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苦杖即虎杖,其根气味苦微温,入足厥阴;麝香气味辛温,入手足少阴,能引入经络;乳香气味辛微温,入手足少阴,能逐瘀浊,无论男女淋症,小溲疼痛,此药神效。盖下焦本属至阴之处,此方取通则不痛之意。

临床应用砂石淋:鄞县武尉耿梦得其内人患砂石淋者十三年矣,每发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砂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得此方,啜之一夕而愈。

摘录《本事》卷十

《圣惠》卷二十二:虎杖散

药方名称虎杖散

处方虎杖1两半,桂心1两,当归1两半,赤芍药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芎?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羌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秦艽1两(去苗),木香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白虎风。血脉结滞,骨髓疼痛,发作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 温胃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温胃汤药方名称温胃汤处方附子当归厚朴人参橘皮芍药甘草各3克干姜4克 蜀椒2克制法上九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胃寒气逆,腹胀咳嗽,食欲不振。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500毫升,分二

  • 胃炎验方

    药方名称胃炎验方处方太子参10克,吴萸3克,焦栀仁9克,枳壳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功能主治温中补脾,清热理气。主虚寒挟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扑汗方

    《魏氏家藏方》卷四:扑汗方药方名称扑汗方处方牡蛎蛤粉制法牡蛎研粉,加入好蛤粉三分之一。功能主治治诸汗。用法用量用纱帛包裹,扑汗处,以频扑为佳。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扑汗方药方名称

  • 长肉生肌散

    药方名称长肉生肌散处方龙骨(煅)2钱,血竭3钱,象皮1两(炒),儿茶2钱,甘石2钱(煅),乳香1钱,没药1钱(去油),冰片2分。制法上为末,瓷瓶收贮。功能主治长肉生肌。主用法用量用时以少许掺膏药上贴之

  • 加味香薷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薷丸处方香薷草4两,白扁豆(炒)2两,广皮2两,粉甘草5钱,宣木瓜2两,白术2两,白茯苓2两,泽泻2两,猪苓2两,藿香2两,滑石1两,川连1两,朱砂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 太白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太白散药方名称太白散处方附子(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脐)、天南星(炮)、藿香(去土)、人参、当归,各一两。水银(一钱)、锡(一钱半、与水银结作砂子、一方无锡)、

  • 醋煮香附丸

    药方名称醋煮香附丸别名醋附丸处方大香附子(置盆中擦去皮,以米醋浸半日,用瓦锅慢火煮令醋热,滤出切片)。制法上研为粉,用米醋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功能主治妇人经候不调,血气刺痛,腹胁膨胀,头晕恶心

  • 钓筋药

    药方名称钓筋药别名吊筋药处方红山栀16两,白芥子4两,红花2两,桃仁5两,苦杏仁4两。制法上药除白芥子另研和入外,其余共研粗末,约成末29两。功能主治舒筋活络。主闪气屈筋;兼治小儿惊风。用法用量每用5

  • 狸骨散

    药方名称狸骨散处方狸骨(酒炙)1两1分,踯躅(炒)半两,龙骨半两,王不留行半两,当归(切倍)半两,土瓜根半两,鼠姑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鼠瘘,瘰疬,寒热。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温酒调下,日晚再服

  • 蓝叶汤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蓝叶汤药方名称蓝叶汤处方吴蓝叶半两,犀角(镑)半两,升麻半两,黄耆(锉)半两,山栀子仁半两,连翘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大青1分,玄参1分,大黄(锉,炒)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