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髓丹

补髓丹

《百一选方》卷十一:补髓丹

药方名称补髓丹

处方杜仲(去粗皮,炒黑色)补骨脂各300克(用芝麻150克同炒,候芝麻黑色、无声为度,筛去芝麻)鹿茸60克(燎去毛,酒炙)没药30克(别研)

制法上将杜仲补骨脂鹿茸一处为细末,入没药和匀,,再用胡桃肉30个,汤浸去皮,杵为膏,入面少许,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主老年肾虚,腰痛,臂痛,不可屈伸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粒,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下,盐汤亦得,一日二次。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一

《十药神书》:补髓丹

药方名称补髓丹

处方猪脊膂1条 羊脊膂1条 团鱼1枚 乌鸡1只 大山药5条 莲肉250克 京枣100枚 霜柿10个阿胶120克 黄蜡90克

制法将前四味制净,去骨存肉,用酒350毫升,于沙瓮内煮熟擂细;再用大山药、莲肉,京枣、霜柿四味修制净,用井花水500毫升,于沙瓮内煮熟擂细,与前熟肉一处用慢火熬之,却逐渐下阿胶、黄蜡,与前八味和一处,研成膏子。和平胃散末、四君子汤末并知母黄柏末各30克,共300克,搜和成剂,如十分坚硬,入白蜜同熬,取起放青石上,用木槌打如泥,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髓生精,和血顺气。主久痨愈后,髓干精竭,血枯气少,疲惫未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不拘时候,枣汤下。

摘录《十药神书》

《百一》卷十一:补髓丹

药方名称补髓丹

处方杜仲(去粗皮,炒黑色)10两,补骨脂10两(用芝麻5两同炒,候芝麻黑色无声为度,筛去芝麻),鹿茸2两(燎去毛,酒炙),没药1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没药和匀,再用胡桃肉30个,汤浸去皮,杵为膏,入面少许,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补益真元。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粒,食前米饮送下;温酒、盐汤亦得,2日1次。

摘录《百一》卷十一

猜你喜欢

  • 附栀煎

    药方名称附栀煎处方栀子(姜汁炒黑)15粒,香附(童便炒)1钱,川芎1钱。功能主治因郁火而心胃痛者。用法用量水煎,加生姜汁4匙调服。立愈。摘录《仙拈集》卷二

  • 开痰安虫汤

    药方名称开痰安虫汤处方乌梅1钱半,苦参1钱半,淮膝1钱半,橘皮1钱半,杜仲1钱半,川楝1钱半,当归1钱半,香附1钱半,天雄1钱,吴萸1钱,杏仁1钱,甘草8分。功能主治小腹肿胀刺痛。用法用量葱白为引。注

  • 新加甘露饮

    药方名称新加甘露饮处方麦冬2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豆根15克,黄芩10克,杷叶10克,石斛10克,射干10克。功能主治滋阴凉血,清热利咽。主虚火上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陆

  • 白芍甘草汤

    药方名称白芍甘草汤处方白芍1两(醋炒),甘草3钱。功能主治胃气痛,证属阴虚血燥,肝气妄动,木克土者。其痛在脐腹以上,胸膈之间,时作时愈,愈则安然无恙,偶有拂逆,则复作。各家论述方中醋炒白芍有滋阴敛肝之

  • 海桐皮酒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风科集验方》:海桐皮酒药方名称海桐皮酒处方海桐皮2两,牛膝(酒浸)2两,枳壳(麸炒,去瓤)2两,杜仲(去皮丝,锉,炒)2两,防风(去芦)2两,独活(去芦)2两,五加皮2两,

  • 四金化瘀排石汤

    药方名称四金化瘀排石汤处方半枝莲3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2克,石苇30克,郁金20克,三棱18克,滑石30克,瞿麦15克,怀牛膝15克,海金砂30克,木通10克,茅根30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

  • 健中丸

    药方名称健中丸处方白术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木香1两,诃黎勒(去核)1两,肉豆蔻(去皮)1两,芎藭1两。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当归煮散

    药方名称当归煮散处方当归(切,焙)1两半,鳖甲(用醋频蘸,炙令黄色)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木香1两半,桔梗(炒)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夹双仁,炒,别研如膏)1两半,吴茱萸(陈者,水淘7遍,炒干

  • 麻豆膏

    药方名称麻豆膏处方麻油2两,巴豆14粒,蓖麻子14粒,斑蝥7粒。制法以麻油熬煎三味枯黑,去滓,却入白蜡五钱,芦荟末三钱,搅匀,瓷罐收贮。功能主治诸癣。用法用量括破涂之。摘录方出《医学入门》卷六,名见《

  • 沉香顺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顺气丸处方陈佛手10两,炒枳实1两,白蔻仁1两,青皮3两,广陈皮3两,西砂仁1两,沉香2钱,广木香1两,粉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冷开水为丸,以蔻仁、砂仁、沉香、广木香四味为衣。功能主治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