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诃子汤

诃子汤

《宜明论方》卷二:诃子汤

药方名称诃子汤

别名诃子甘桔汤(《古今医统》卷四十六引《医林集要》)、诃子清音汤(《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诃子4个(半炮,半生)桔梗30克(半炙,半生)甘草6.6厘米(半炙,半生)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宜肺止咳,利咽开音,治因伤风咳嗽,而失音不能言语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童便150毫升,水150毫升,煎至五七沸,温服。甚者不过三服即愈。

摘录《宜明论方》卷二

《宣明论》卷二:诃子汤

药方名称诃子汤

别名诃子甘桔汤、诃子清音汤

处方诃子4个(半炮半生),桔梗1两(半炙半生),甘草2寸(半炙半生)。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失者不能言语。

用法用量诃子甘桔汤(《医统》卷四十六引《医林方》)、诃子清音汤(《古今医鉴》卷二)。

各家论述1.《准绳·类方》:桔梗通利肺气,诃子泄肺导气,童便降火甚速。

2.《医方集解》:诃子敛肺清痰、散逆破结,桔梗利肺气,甘草和元气,童便降火润肺。

摘录《宣明论》卷二

《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诃子汤

药方名称诃子汤

别名诃子

处方诃子(炮,取肉)1两,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木香(炮)半两,陈皮(去白)半两,甘草(炙)半两,肉豆蔻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泄泻,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诃子散(《金鉴》卷五十二)。

寒甚,加附子

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

《卫生总微》卷十:诃子汤

药方名称诃子汤

处方诃黎勒皮1两,人参(去芦)1两,木香1两,白茯苓1两,甘草(炙)半两,陈皮(汤浸,去白)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冷,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加生姜2片,煎至5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猜你喜欢

  • 石膏大青汤

    药方名称石膏大青汤处方石膏24克前胡栀手仁知母各12克大青黄芩各9克葱白(切)9克功能主治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烦疼。用法用量上七味,哎咀。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备注本方

  • 归艾饮

    药方名称归艾饮处方当归、川芎、艾叶、茯苓、白术、白芍、杜仲、陈皮、香附、木香、砂仁、乌药、防风、紫苏、甘草。功能主治胞络宿有风冷,受娠之后血不通,冷与血相搏,少腹痛,甚则胎动不安。各家论述是方芎、归、

  • 加味利湿解毒饮

    药方名称加味利湿解毒饮处方鲜生地30克,京赤芍15克,粉丹皮9克,四季青30克,银花9克,连翘9克,制大黄9克,紫地丁30克,半枝莲15克,车前子9克。功能主治凉血清热,利湿解毒。主风湿热毒,蕴蒸皮肤

  • 凉血养营煎

    药方名称凉血养营煎处方生地黄、当归、芍药、生甘草、地骨皮、紫草、黄芩、红花。功能主治痘疮血虚血热,地红热渴,或色燥不起;及阳盛阴虚,便结溺赤。痘疮内热毒邪未尽化,干靥太速,而致目疾或痈毒。用法用量水1

  • 溃疡汤

    药方名称溃疡汤处方乌贼骨12g,刀豆子9g,高良姜6g,砂仁6g,白蔻仁6g,香附9g,乌药9g,神曲9g,丹参15g,茯苓12g,白芍15g,甘草9g。功能主治温中制酸,理气止痛。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立愈汤

    药方名称立愈汤处方何首乌9克 土茯苓30克天麻6克当归6克防风6克功能主治治一切头痛。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三剂或四剂。摘录《春脚集》卷一

  • 消疬汤

    药方名称消疬汤处方柴胡9克,白芍9克,青皮9克,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白芥子9克,香附9克,莪术9克,牡蛎15克,瓜蒌12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化痰软坚。主肝郁痰结。(前列腺肥大)用法用量水煎

  • 九盏汤

    药方名称九盏汤处方黄连(长3寸)30枚(秤重2两半),龙骨(如棋子)4枚(重4分),附子(大者)1枚,干姜1两半,胶1两半。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下痢。无问冷热、赤白、谷滞、休息、久下者。用法用量先以水5

  • 广济丹

    药方名称广济丹处方白术3两,苍术3两,陈皮3两,厚朴3两,甘草1两半,蒺藜1两半,丹参1两半。制法加老黄米3升淘尽,候干,炒香磨粉,为丸。功能主治充饥,疗疾。主用法用量口服。摘录《仙拈集》卷四

  • 柴胡梅连散

    药方名称柴胡梅连散处方柴胡人参黄芩甘草胡黄连当归芍药各15克制法上药研为末。功能主治主骨蒸劳热,久而不愈。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童便150毫升,乌梅1个,猪胆汁10毫升,猪髓1条,韭根1.5克,水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