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豨莶丸

豨莶丸

《中国药典》:豨莶丸

药方名称豨莶丸

来源豨莶草制成的蜜丸。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甜、微苦。

炮制豨莶草1000g,切碎,取出粗茎5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剩余豨莶草用黄酒1000g浸拌,置罐中,加盖封闭,隔水加热至酒吸尽,取出,与上述稠膏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2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政和本草》卷十一引《成讷方》:豨莶丸

药方名称豨莶丸

别名火轮丹(《普济方》,卷三二○引《鲍氏方》)。

处方豨莶草不拘多少

制法农历五月收采,九蒸九晒,捣为末,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治中风,口眼歪斜,手足缓弱,时吐涎沫,语言蹇涩;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手足麻木;并治白驳风。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汤下。服至2千丸时,病情加剧,不需忧虑,是药力效应,服至4千丸时可望痊愈。

摘录《政和本草》卷十一引《成讷方》

猜你喜欢

  • 补骨丹

    药方名称补骨丹处方山踯躅90克何首乌90克(酒浸)黄丝瓜150克(烧灰)云母石60克(研细人药)自然铜60克(煅,醋淬,取泡为度)制法上药焙,碾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打扑伤损,腰痛。

  • 八味理中丸

    《活幼口议》卷十九:八味理中丸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处方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枳实(制炒)白茯苓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制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功能主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

  • 粉灰散

    药方名称粉灰散处方轻粉1钱,枣子(烧灰)1钱,蚯蚓粪(火焙干)5钱,生甘草5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耳烂生疮。用法用量油调搽。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 金银丹

    药方名称金银丹处方羌活(去芦)1两,人参(去芦)1两,茯苓1两,川芎1两,山药1两,南星1两,蛇黄(火煅,醋淬7次,别研)1两,蜈蚣3分(炙),脑子1钱,乳香1分,全蝎1分,雄黄(水飞)1分,蝉壳(去

  • 生肌八宝丹

    药方名称生肌八宝丹别名生肌八宝散(《中医伤科学》)。处方煅石膏30克赤石脂30克铅丹9克龙骨9克轻粉30克血竭9克乳香9克没药9克制法共研成极细末。功能主治生肌收敛。治溃疡脓尽,疮口未合者。用法用量外

  • 白术理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理中汤处方茯苓、白术、甘草(炙)、干姜各等分。功能主治脏中积冷,立夏后泄泻时作,或小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4钱,水煎服。寒甚,加附子;腹痛,加芍药;肾气动,去术,加桂。摘录《万氏家抄方》

  • 顺经汤

    《审视瑶函》卷六:顺经汤药方名称顺经汤处方当归身川芎柴胡桃仁(泡,去皮、尖)香附子(制)乌药青皮红花广陈皮苏木赤芍玄参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通经。治室女月水停久,倒行逆上冲眼,红赤生翳。

  • 鸡心丸

    药方名称鸡心丸处方槟榔(去脐)3个,赤芍药2钱,龙胆草(去芦)2钱,羌活2钱,独活2钱,川芎2钱,皂荚(烧存性)3钱。制法上为末,蒸饼为细丸。功能主治小儿肝疳,面青黄,揉鼻揩眼,咬甲吃水。用法用量百沸

  • 葱油饮

    《不知医必要》卷二:葱油饮药方名称葱油饮处方葱白汁1酒杯,真芝麻油1酒杯。功能主治脾胃虫痛,渴或饮水,口吐清水者。用法用量上先饮葱汁,随即饮麻油。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卫生鸿宝》卷三:葱油饮药方名称

  • 立应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立应汤药方名称立应汤别名立应散处方大腹(煨,和皮用)1两,木香1两,诃黎勒(煨,用皮)1两,防己1两,紫苏茎1两,羌活(去芦头)1两,芍药1两,干木瓜1两,杉木节(锉)1两,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