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汤

《金匮》卷上: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附子1枚(炮),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主治胜寒气,和内外。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心典》: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矣。

2.《古方选注》: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佐以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行之,上可去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

摘录《金匮》卷上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姜汁炮附子2钱(切作片)。

功能主治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加以呕吐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宜加炒川椒、丁香各二十三粒。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湿病条辨》卷二: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人参3钱,附子2钱,炙甘草2钱,粳米1合,干姜2钱。

功能主治脾虚土败,自利不渴,甚则哕者。

用法用量以水5杯,煮取2杯,滓再煮1杯,分3次温服。

摘录《湿病条辨》卷二

《千金》卷二十: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附子1枚,粳米5合,半夏半升,干姜1两,甘草1两,大枣10枚。

功能主治喜怒忧思,扰乱脏气,胸腹胀满,肠鸣走气,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药至米熟,去滓,分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

猜你喜欢

  • 止嗽化痰丸

    药方名称止嗽化痰丸处方罂粟壳625g桔梗250g知母125g前胡125g陈皮125g大黄(制)125g甘草(炙)125g川贝母125g石膏250g 苦杏仁187.5g紫苏叶125g葶苈子125g款冬花

  • 里托散

    药方名称里托散处方黄耆、甘草、金银花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疬子疮。用法用量每服5分,用酒1盏、水1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一

  • 苏麻粥

    药方名称苏麻粥处方苏子15克 麻子30克粳米30克制法先将苏子、麻子捣烂和水滤取汁,入米煮作粥。功能主治顺气润肠。适用于老人、妇女产后以及久病体弱者大便秘结艰涩。用法用量空腹食用。可长期服。摘录《济众

  • 甘草饮

    《外台秘要》卷三十七引《小品方》:甘草饮药方名称甘草饮处方甘草6克(炙)大黄9克(别渍)黄芩6克制法上三味,切。功能主治治食即吐出,不得安住。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三两沸,去滓分服,以利为度。摘录

  • 补天串

    药方名称补天串处方象牙屑2钱,桑螵蛸1钱。制法上为末,作一服。功能主治梦遗。摘录《串雅补》卷二

  • 封脐丹

    《惠直堂经验方》卷一:封脐丹药方名称封脐丹处方丁香7个 肉果1个 牙皂60克(去筋)大倍子1个(炒)麝香0.15克制法上药为末,醋调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主治痢疾,水泻;妇人白带。用法用量用时放入脐

  • 夺关散

    药方名称夺关散处方牙皂(去弦,炮焦)3个,细辛1钱,明雄8分,白芥子8分,寸香10分,僵蚕5个。制法上为细末,备用。功能主治发痫中痰,人事不知。用法用量以竹筒吹鼻,男左女右。摘录《点点经》卷二

  • 瘰疬敷药

    药方名称瘰疬敷药处方独核肥皂子(择新到者)。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用好醋浸1宿,次日文火煮透,捣烂如泥,罨肿发处。微肿微痛渐消。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 必胜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必胜散药方名称必胜散处方熟地黄、小蓟(并根用)、人参、蒲黄(微炒)、当归(去芦)、川芎、乌梅(去核),各一两。炮制上件药捣,罗为粗散。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

  • 焦鸱散

    药方名称焦鸱散处方腊月活鸱1只,无灰酒1斗。制法以鸱浸酒瓶中,用砖盖瓶口,大火煅红为度,破瓶取鸱,研细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破伤风;兼治男子妇人急头风。用法用量热酒调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