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朴丸

香朴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一:香朴丸

药方名称香朴丸

处方厚朴生姜各500克大枣100个半夏250克陈皮60克人参白术茯苓各60克

制法上药,先以前五味,用水4升,煮尽水,如枣先软,即去皮、核,余直至水尽漉出焙干,入后三味,共为细末,以枣肉和杵烂,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寒,久冷不除,动作咳喘,痰液清稀,中脘气痞,气道不利,饮食进退,肌肉不泽,多倦乏力,恶怕风寒,鼻中清涕。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香朴丸

药方名称香朴丸

处方厚朴150克(姜汁制炒)白术90克茴香(炒)陈皮各90克诃子(炮,去核)赤石脂(煅)各45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冷,泄泻无度,脘腹痞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汤送下50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杂病源流犀烛》卷五:香朴丸

药方名称香朴丸

处方厚朴6克附子2.1克木香0.9克

制法研末为丸。

功能主治治老人脾胃虚寒,气滞腹胀,食少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味半夏茯苓汤

    《直指》卷八:加味半夏茯苓汤药方名称加味半夏茯苓汤处方半夏(制)2钱半,茯苓1两半,陈皮1两,五味子1两,人参半两,细辛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咳嗽痰多。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7片

  • 桂荔汤

    药方名称桂荔汤处方白术2两,肉桂2钱,山药1两,小茴香2钱,荔枝核3个(敲碎)。功能主治温肾中之寒,消睾丸之湿。主寒湿疝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加味参苏饮

    《痘疹金镜录》卷一:加味参苏饮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处方人参、紫苏、柴胡、陈皮、甘草、枳壳、前胡、白芷、半夏、桔梗、干葛、茯苓、青皮。功能主治寻常外感并痧疹前后。用法用量加生姜、葱,水煎服。本方用参,亦当

  • 何首乌汤

    药方名称何首乌汤处方何首乌防风金银花荆芥苍术白鲜皮甘草苦参连翘木通制法以灯心为引,水煎服。或为细末,水叠为丸。功能主治清利湿热,祛风解毒。治湿热风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肌肉破烂。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

  • 坚肠汤

    《冯氏锦囊·痘疹》卷十四:坚肠汤药方名称坚肠汤处方黄耆(炙)1钱,白术(炒黄)1钱,山楂肉7分,川芎5分,陈皮(留白)5分,升麻(酒炒)3分,肉果(面裹煨,去油)1钱。功能主治痘作泻不止。用法用量加牙

  • 加味益元散

    《济阳纲目》卷九十一:加味益元散药方名称加味益元散处方益元散2钱加茴香1钱(微炒黄),木香2分半,槟榔2分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滞,卒淋急痛。用法用量水调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一《济阳纲目》卷

  • 二术二陈汤

    《古今医统》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药方名称二术二陈汤处方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主呕吐清水如注。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

  • 定效散

    药方名称定效散处方诃子1两(去核),好腊茶1两,腻粉10筒,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下疳。用法用量先用汉葱、木贼、川椒3味煎汤,乘热熏疮,候通手洗涤,令脓血净,将药量多少敷之。摘录《卫生总微

  • 白头翁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白头翁散药方名称白头翁散处方白头翁1两,黄连(去须,微炒)1两,茜根(锉,焙干)1两,苏妨木1两,故旧鼓皮(炙令黄焦)1两,甘草(炙)1分,地榆(炙,锉)半两,犀角屑半两

  • 四生丸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四生丸药方名称四生丸处方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草乌(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以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风,骨节疼痛,手臂抬举不起,行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