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四物汤

黄耆四物汤

济阴纲目》卷十三:黄耆四物汤

药方名称黄耆四物汤

处方黄耆(蜜炒)、当归川芎、熟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弱。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煎服。

气虚,加参、术、茯苓甘草;发热,加干姜;自汗多者,少用川芎,勿用茯苓,倍加蜜炙黄耆;口渴,加5味子、麦门冬;腹痛者,非白芍不可,虽新产亦用,但以酒炒不妨。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三

医学纲目》卷十八引海藏方:黄耆四物汤

药方名称黄耆四物汤

处方人参黄耆白术茯苓、芍药、甘草生姜当归地黄川芎

功能主治痈疽。

用法用量多加金银花,水煎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八引海藏方

猜你喜欢

  • 乳香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乳香圆药方名称乳香圆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炒.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二两。乳香(研)、白芷、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

  • 捷效丸

    药方名称捷效丸处方砂仁川椒各30克针砂(醋炒红)90克大麦不拘多少(炒,磨面)大黑枣500克(去棱、皮)制法将大麦面打糊,共捣为丸。功能主治治黄胖水肿。用法用量每服6克,早、晚用好酒送下。摘录《仙拈集

  • 健脾渗湿汤

    药方名称健脾渗湿汤处方生黄耆30g,青防风9g,防己9g,白术15g,茯苓皮30g,大腹皮12g,陈广皮9g,生姜皮9g,炙桂枝5g,淡附片15g。功能主治补气行水,健脾渗利,温阳化气。主水湿泛滥(慢

  • 防俭饼

    药方名称防俭饼处方栗子、红枣、胡桃、柿饼。制法四果去核皮,于碓内一处捣烂揉匀,捻作厚饼,晒干收之。功能主治救荒辟谷。主摘录《寿世保元》卷十

  • 生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生干地黄散处方生干地黄1两,赤茯苓1两,麦门冬3分(去心),葛根半两(锉),石膏1两(细研),甘草1分(炙微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烦渴壮热,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

  • 加味参夏汤

    药方名称加味参夏汤处方人参1两半,半夏1两半,肉桂1两,甘草(炙)5钱,乳香3钱。功能主治七情相干,眩晕欲倒;又治七情之气郁于心腹,不可忍,脉沉迟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水煎服。摘录《赤水玄

  • 黄龙丸

    《丹溪心法》卷一:黄龙丸药方名称黄龙丸处方雄黄15克硫黄消石各30克滑石明矾各15克 好面120克制法上药为末,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暑毒。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下。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 二气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二气丹药方名称二气丹处方硝石、硫磺,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银器内文武火炒令鹅黄色,再碾细,用糯米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闷,或头痛恶

  • 小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小三五七散处方天雄90克山茱萸150克 薯蓣210克功能主治治头风,目眩耳聋。用法用量上三味,为末过筛,以清酒服3克。一日两次。不知稍增,以知为度。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 快斑饮

    药方名称快斑饮处方麻黄(去节存根)1两半(略以酒浸透一宿,焙干),红色曲半两,薄桂(去粗皮)3钱,甘草3钱。制法上锉,焙,为末。功能主治痘疮出不快。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温白汤调服,不拘时候。摘录《活幼